大学语文:宣州谢朓楼.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李白生平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先世于隋末徙居西域,李白诞生于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坦境内的托克马克城)。五岁随父移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1、青少年时期在蜀中读书、漫游。 少年即勤奋读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丞相镐》二其一)。 十八岁时,师从有经世致用思想的隐士赵蕤,隐居四川大匡山刻苦攻读。 李白的少年时代,受道教的深刻影响。 2、漫游、求仕 开元十二年(724),“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欲建树政治功勋。 开元十八年(730),首次去长安求仕,但失意而归。 天宝元年(742),奉诏入京,被任命为供奉翰林。 天宝三年(744)被玄宗以“非廊庙器”的理由 “赐金还山”。 3、第二次漫游 离开长安后,诗人又开始了以东鲁、梁园为中心的漫游生活。 从744年一直到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前,李白的足迹到过山东、河南、河北,山西、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安徽等省的许多地方。 4、“从璘”事件 5、李白之死 宝应元年(762),卒于当涂县令李阳冰家 ,享年62岁。 李白作品 李白的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抒写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揭露、抨击黑暗政治,讴歌赞美祖国壮丽山河。 丰富瑰丽的想象、奇特大胆的夸张,热烈奔放的感情,使他的诗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艺术风格豪放飘逸,自然清新。自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尤其善于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解题 这是天宝十二载(753)深秋,李白在宣城饯别族叔李云之作。诗题一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宣州,今安徽宣城。 谢朓楼:系南齐著名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创建,又称北楼、谢公楼。 校书:秘书省校书郎。 云:即李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破空而来的发端,重叠复沓的语言,以及一气鼓荡、长达十一字的句式,都极生动形象地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状态。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三四两句突作转折 :面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 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这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 上句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下句则以“小谢”(即谢朓)自指,说自己的诗象谢朓那样,具有清新秀发的风格。 这两句自然地关合了题目中的谢朓楼和校书。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七、八两句就“酣高楼”进一步渲染双方的意兴。 “欲上青天揽明月”,这飞动健举的形象表现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 这两句笔酣墨饱,淋漓尽致,把面对“长风万里送秋雁”的境界所激起的昂扬情绪推向最高潮,仿佛现实中一切黑暗污浊都已一扫而光,心头的一切烦忧都已丢到了九霄云外。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 情感的又一大转折,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可调和,更加重了内心的烦忧苦闷。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以“明朝散发弄扁舟”的狂放之语绾结全篇,一抒压抑愤懑,表现了对压制人才的黑暗现实的蔑视与反抗。 艺术特色 一、思想感情与艺术结构的完美统一。 思想感情的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在这首诗里被完美地统一起来了。诗一开头就平地突起波澜,揭示出郁积已久的强烈精神苦闷;紧接着却完全撇开“烦忧”,放眼万里秋空,从“酣高楼”的豪兴到“揽明月”的壮举,扶摇直上九霄,然后却又迅即从九霄跌入苦闷的深渊。直起直落,大开大合,没有任何承转过渡的痕迹。这种起落无端、断续无迹的结构,最适宜于表现诗人因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而产生的急遽变化的感情。 二、自然与豪放和谐结合的语言风格 。 这首诗开头两句,简直象散文的语言,但其间却流注着豪放健举的气势。“长风”二句,境界壮阔,气概豪放,语言则高华明朗,仿佛脱口而出。这种自然豪放的语言风格,也是这首诗虽极写烦忧苦闷,却并不阴郁低沉的一个原因。 思考题 课后思考题1、2、3。 * * 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应征入永王幕府,受到永王重用,自己认为可以“暂欲清幽燕”、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