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湖北卷语文试题评析-【安徽省合肥一中】-张蓓蓓.ppt

高考湖北卷语文试题评析-【安徽省合肥一中】-张蓓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湖北卷语文试题评析-【安徽省合肥一中】-张蓓蓓.ppt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主要论说为吏之廉,其中对为吏者心理的剖析尤其深刻,有独到的见解。 B.今之所谓廉者,本来有意于利禄,但慑于法律的威严,能够自律,管住自己。 C.古之廉者,无所慕求,偶尔有了不廉的念头,也会克制自己,不付之于行动。 D.在作者看来,郭文麓升任副使后,权位更加尊显,仍将保持古之廉者的本色。 【答案】C 【解题指津】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原文:“古之所谓廉者,……虽其一无所慕与无所惧,而未尝不廉。盖虽欲不廉,而无所用之也。” C项,“偶尔有了不廉的念头,也会克制自己,不付之于行动”无中生有。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解题指津】 具备的文言知识:涉及到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省略补充等知识点,考查覆盖全面,采分点清晰。 (1)苟捐之不足以为名,而得之不足以为罪,则锥刀有所必算。(3分) 【重点考查】 “苟”(假如,如果)、“捐”(舍弃)、“以为”(来成就) “罪”(罪行,罪名),“锥刀”(比喻微小的利益,要补出中心词)、“有所”(有……的) 【参考答案】 (1)如果舍弃了不足来成就名声,而得到了不足以形成罪行,那么他对锥刀尖般的微利也必定有所算计。 (2)奉于身者薄,故其资于物者轻。(3分) 【重点考查】 “奉”(供养)、“身”(自己,自身)、“其”(他们)、“资”(依赖)、“物”(外物)。 【参考答案】 (2)对自身供养的(东西)俭薄,所以他们于外物依赖的(程度)就轻微。 (3)然则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乌得无言乎?(3分) 【重点考查】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知”(了解)、“莫”(没有人,没有谁)、“余先”( 宾语前置,先于余 )、“乌得……乎”(怎么能……?)。 【参考答案】 (3)既然这样,那么了解郭侯的人就没有谁比我早了,我怎么能不说说呢? 【方法点拨】 一、掌握句中实词、虚词及特殊词法、句式。 二、表达要在忠实原句的基础上使句子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习惯,力求体现原文语言风貌。 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这类题目备考时应遵循先课内再课外的原则,结合以前联系过的文言文高考试题中的部分段落作为断句练习的试题,从而总结断句的规律,在相对有些熟悉又不完全熟悉的基础上掌握解答方法。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6处)(3分) 王慎中为文,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久乃变而从之。 (选自《四库全书总目》) 【 参考答案】 初亦高谈秦汉/ 谓东京以下无可取/ 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 乃尽焚旧作/ 一意师仿/ 尤得力于曾巩/ 唐顺之初不服其说 【 解题指津】 断句前,总体把握,大致理解; 断句时,注意句式,字字句句可有理; 断句后,文从句顺,内容合理。 重点关注: 名词 代词 虚词 对话标志 修辞 固定结构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劳 停 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 (1)简要说明此诗前两联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4分) (2)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4分) (1)简要说明此诗前两联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4分) 【命题解析】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解题指津】 明确答题范围——前两联;明确答题指向——内容变化 【参考答案】 此诗前两联写景,时空变化丰富。 从时间节点来看,可分为两个时段,第一联为舟行之时(白昼),第二联为泊舟之后(暮夜)。 从取景空间来看,一句一景,富于变化。孤舟山曲、豁尔平川、树杪帆落、峰头月圆,远、近、高、低,布置巧妙。 (2)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4分) 【解题指津】 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此题考查考生对炼字型诗歌鉴赏题型的把握。考生可从字的本义,在诗句中的意义,以及其表达效果等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①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te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