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一、摘要
中文论著摘要……………………………………………………………………..1
英文论著摘要……………………………………………………………………..4
二、英文缩略语………………………………………………………………………..7
三、论文
肓{f言………………………………………………………………………………………….……………….8一日U吾………………………………………………………………………………………….……………….
实验方法…………………………………………………………………………..8
实验结果………………………………………………………………………….12
讨论…………………………………………………………………………………………………………:!()
结j沧…………………………………………………………………………………………………………23
四、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24
五、参考文献…………………………………………………………………………25
六、附录
综j丕…………………………………………………………………………………………………………28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4l
致{射…………………………………………………………………………………………………………42
个人简介…………………………………………………………………………43
·中文论著摘要·
SPHKl和HIF.1
Q蛋白共表达与胃癌发生、转移
和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目 的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通过检测正常胃黏膜、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
化生、异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SPHKl和HIF.1Q蛋白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的差
异性和相关性,并探讨二者表达与胃癌发生、转移及患者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和
临床病理意义。
乃 活
临床病例资料收集及组织芯片制作: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外
科手术切除胃癌标本254例(其中205例距癌灶边缘大于5cm处取配对正常胃黏
膜作为对照),慢性萎缩性胃炎43例,肠上皮化生107例及异型增生17例。常规
石蜡包埋,组织蜡块行4lxm组织切片,常规HE染色,用于目标组织的定位。采
用组织芯片制作仪构建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芯片蜡块,行4lxm连续切片。
免疫组化染色及结果判定方法:采用PV-9000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正常胃黏
膜、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及胃癌中SPHKl和HIF.1a蛋白的
人HIF.1a单克隆抗体购自SantaCrzu公司,工作浓度1:20,免疫组化及DAB显
色试剂盒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有限公司。用PBS代替一抗做阴性对照。结果判
定:SPHKl和HIF.1a蛋白在细胞浆呈现清晰棕黄色特异性免疫反应颗粒为阳性
细胞。每一病例随机选择2个高倍镜视野,计数200个细胞,阳性细胞占计数同
为3分,75%为4分。染色强度以阳性细胞呈色反应为准:无特异着色为0分,
浅黄色为1分,棕黄色为2分,棕褐色为3分;然后按染色强度和阳性细胞所
占的百分比的乘积将结果分为:0分为阴性(一);l~4分为弱阳性(+);5~8分
为中度阳性(++),9~12分为强阳性(卅)。
结 果
(82.4%)和胃癌组织(60.6%)中表达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22%),
P0.05。SPHKl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及胃癌各组之问差异
未见相关,P0.05。
白的阳性表达率在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及胃癌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胃癌患者性别、年龄、WHO组织学分型、Lauren分型和浸润深度未见相关
(氏O.05)。
患者五年生存率(50.0%),生存时间分别为31.0+2.586months和46.0±2.678
month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log.rank检验)。
结论
SPHKl和HIF.1a在胃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过表达提示其在胃癌发生、浸润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