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农村教育改革的三大问题探析 On Three Big Issues of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New Countryside.pdf
第3l卷第2期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04月
1型2:2
∑21:2 1Q坚坠!盆生QE生!垒墼型Q垦!!兰生坚堕坠堡曼§!型叁坚:兰塑2
新农村教育改革的三大问题探析
白中军
(临沂师范学院费县分校,山东费县273400)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创建与之适应的新农村教育,就难以回避新农村教育改革的三大问题。功
能“定位”,是新农村教育改革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结构“调整”问题,是新农村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个性“演化”,
是新农村教育改革的根本问题。
关键词:新农村教育;功能定位;结构调整;个性演化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051(2009)02.0035.05
收稿日期:2009.02.22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115Jz7)
作者简介:白中军(1965一),男,山东平邑人,临沂师范学院副教授。
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推动农村经 承中造成的最大问题是:教育逐渐丧失了与当地
济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的基础工程.是关系作为 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沟通、对话、互动的功
“后发展”的农村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步入现代 能.农村教育的本体地位日渐消融.独立自主能力
化历程的根基所在:而要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 不断萎缩。形成的最大障碍是:其历史惯性在现实
相适应的新农村教育。就必须解决好以下三大问 中仍有巨大张力,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社会发展需
题。 要的传统格局,至今仍未彻底改变。农村教育培养
出不为农村社会服务的人,对农村教育而言这是
一、功能“定位”是首要问题
最大的浪费。
直面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传 (--)“应然定位”的学理依据
统格局。探讨农村教育应该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农村教育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的论题.整
服务的学理依据.使区域农村教育的功能“定位” 体而言应该具有公理特性即不证自明性.具体而
回归到引领并支撑农村社会发展的现实轨道上 言则主要具有以下学理依据:
来。这是新农村教育建设必须关注的首要问题。 “区域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要尽力避免传
(一)“姓城不姓农”的传统格局 统区域开发过分城市中心化倾向,确立农村社会
传统农村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其功能定位“游 独立自主的本体地位;要尽力避免农村教育的城
离”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之外。由于国家一统性的传 市化倾向。确立农村教育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需
统定位机制的影响,使得农村教育的功能“异化” 要应然功能定位。农村教育在农村社会这个系统
为向城市教育输送“半成品”的教育“材料”。农村 的发展序列上应该姓“农”。
教育的最大目标变成了让自己最优秀的子弟离开 “后发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早发式的地区
农村,为城市服务;农民的最大愿望是一家人省吃 (如城市)。在发展中占据了先手之利,使后发者
俭用,让自己的孩子跳出“农门”进人城市社会。这 (如农村)无法重复其先走过的路。这就使得农村
样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功能性联 教育既要跟踪社会——教育发展的潮流、主流(不
系被阉割,使得农村社会难以获得发展壮大自己 能闭门造车);更要研究他们所以如此的内在机制
所必需的教育营养。 和外部条件。特别是在本地区特有条件、状况下,
中国教育的传统是“学而优则仕”,农民已经 如何达标的特有机制与具体条件(不能照抄照
习惯了教育远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如此历史传 搬)。农村教育在自我发展形式上必须姓“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整合SSL协议的Java RMI的研究与设计 Analysis and design on Java RMI with SSL.pdf
- 整合营销传播战略在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中的应用.pdf
- 整合资源优势推进『一村一品』——江苏省农技推广中心在东海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成效显著.pdf
- 整合高校科技资源发展大学科技园区 Integrating S&T Resources in High Institutions and Developing S&T Parks of the University.pdf
- 整周模糊度搜索方法的效率比较和分析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GPS Integer Ambiguity Searching Efficiency.pdf
- 整治网络假新闻的对策分析.pdf
- 整流装置对稳定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Influence of Rectification Device on the Stability and Countermeasures.pdf
- 文72-134块油藏精细描述与调整挖潜 Detailed Reservoir Description and Adjustment of Tapping the Potential in Wen72-134 Block.pdf
- 文书种类的数量简缩与同类合并 Number Reduction and Category Merging of Documents.pdf
- 文件包在电力建设项目档案管理中的作用.pdf
- 新农村文化生长机制的结构分析——以河北省保定市为例.pdf
- 新农村文艺宣传队的作用及发展对策——以武宣县的农村文艺队为例.pdf
- 新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理性分析及对策 A Rational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of New Rural Environment Conservation.pdf
- 新农村的经济增长瓶颈及对策思考 The bottom neck and resolution of economic growth in construction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pdf
- 新农村绿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pdf
- 新加坡中国留学生社会支持、健康行为研究 Exploration of Social Support and Self——reported Health Behavior among Chinese students in Singapore.pdf
- 新加坡人口的增长及分布.pdf
- 新加坡医院住院病人的财物管理.pdf
- 新加坡发展刍议.pdf
- 新加坡环保经验对我国环保业的启示.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