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关江淮梅雨的研究回顾.pdf
2 浙江气象 31卷2期
有关江淮梅雨的研究回顾*
黄青兰 王黎娟 何金海 管兆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4)
摘要:梅雨异常与江淮地区的旱涝直接相关,其研究和预测一直是中国气象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主要回顾了国内外气象学家在江淮梅雨的出、入梅,梅雨与季风之间的关系,梅雨锋及其暴雨,以及梅雨的
影响因子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并提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江淮梅雨;入、出梅;东亚季风;梅雨锋;影响因子
雨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成果。本文将
0引 言
回顾国内外气象学家在江淮梅雨研究的主要方
每年初夏6月中旬到7月中旬左右的一段 面取得的一些重要进展,指出一些存在的问题
时间,我国长江中下游两岸(或称江淮流域)至 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日本南部这一狭长区域内往往会出现连阴雨现
1 入、出梅时间的确定
象,由于此时正值江南梅子成熟季节,故称“梅
雨”。又因时间较长,空气湿度较大,百物易受 入、出梅的早晚,梅雨期的长短和梅雨量的
潮霉变,故又有“霉雨”之称。在我国,江淮流域 多少等是梅雨的重要特征量,这些量的年际差
作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经济发达、人口稠 异可以很大。其中入、出梅的时间一直是汛期
密,同时也是旱涝灾害较为频繁的地区,其中 预报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客观地衡量入、出梅
6__7月的旱涝大部分是由梅雨异常引起的。因 时间,有效地预测入、出梅早晚及梅雨期降水异
此,江淮梅雨的研究和预测一直是中国气象工 常,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科学问题,也是广大气象
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早在20世纪30年代,竺可桢…就开始研究 20世纪80年代,气象界曾对梅雨期的划分
梅雨时期的气候特征,指出东南季风与北方冷 标准问题开展了广泛的讨论,讨论的分歧主要
空气的汇合是长江中下游多雨的重要条件,在 在于是以天气(降水)实况为主还是以环流调整
单一的东南季风控制下,长江中下游不是多雨 为主或二者兼顾来划分入、出梅日期。有学者
而主要是旱。解放前,梅雨的研究主要从气团
认为由于梅雨是大气环流季节性调整的产物,
及相关的锋的概念出发【2-4J。50年代,陶诗言
统一划定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季节应以环流形势
等【5J5提出梅雨期与亚洲上空大气环流的季节变 的季节转换为依据;而梅雨期应在梅雨季节的
化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其开始和结束发生在亚
基础上以降水和温湿特征为主要依据[7“]。可
洲上空的东西风带突然转变的时期。80年代,
以看出,梅雨天气环流形势或梅雨季节概念具
Tao和Chen[6]进一步提出,梅雨主要是由副热带
有天气学意义,而梅雨期则具有气候意义。周
季风和北方冷空气组成的中纬度雨带。近些年
曾奎引9根据环流调整的定量指标(如加尔各答
来,随着监测技术的加强、观测资料的丰富和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明清时期新安县的书院论略 Academies in Xin'an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pdf
- 明清时期汉江中下游地区的水利建设与社会关系 The Irrigation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Relationships along the Areas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Hanjiang River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ies.pdf
- 明清时期江南社会基层组织演变述论 A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ocial Grass-root Organization in the South of Yangtze River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pdf
- 明清时期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演变与民间控制 The Biological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Social Control by the Folk in the Fen River Basins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ies.pdf
- 明清时期黄淮造陆与苏北灾害关系研究 Relationship between Huang-Huai Rivers land-making and flood in North Jiangsu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pdf
- 明清潮州械斗问题探析 The Study on Chaozhou's Weapon Fighting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pdf
- 明清聊城的会馆与聊城 Guildhall and Liaocheng City in Ming & Qing Dynasties.pdf
- 明清西北、华北黄土分布区沙尘天气统计分析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n the Dust Weathers in the Loess-distributed Regions in Northwest and North China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pdf
- 明确业委会诉讼主体资格是应时之需.pdf
- 明确班组长责权利深入开展班组劳动竞赛 Definite team leader's responsibility, right and benefit to carry out work team competence.pdf
- 有关盗蜂与爬蜂的两段经历.pdf
- 有创血压监测的观察及护理.pdf
- 有多少行星住着居民.pdf
- 有序介孔碳的制备及吸附Cr(Ⅵ)性能比较 Preparation and Comparison of the Adsorption Activity to Chromium(Ⅵ) of Ordered Mesoporous Carbons.pdf
- 有效利用资源,提高电站经济和社会效益——电站技改工程设计方案比较 Effective Use of Resources To Enhanc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of Power Plant——Comparing the Technical Engineering Design Scheme for Power Plant.pdf
- 有效实施绩效管理的对策建议.pdf
- 有效实施资产纳入预算管理.pdf
- 有效微生物菌剂处理淀粉糖废水的试验研究 The experiment research for treating the starch sugar wastewater with Effective microorganisms.pdf
- 有效探测农业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 AN EFFECTIVE RS IMAGE FUSION METHOD TO DETECT LAND USE CHANGE FROM AGRICULTURE LAND TO CONSTRUCTION LAND.pdf
- 有效提高患者满意率的护理营销策略 The effective marketing strategies in nursing to improve clients' satisfactory level.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