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罪”释义.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抵罪”释义.pdf

2003年6月 学 术 交 流 Jun.,2003 总第111期第6期 Academic SerialNo.1lINo.6 Exchange ‘‘抵 罪” 释 义 牟维珍1,富金壁2 (I.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2.啥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黑龙江哈尔滨L50080) 【摘要】某些大型语文辞书对“抵罪”一词存在着或误释或释艾不全面的情况。“抵罪” 应有“犯罪”和“判罪”两个意义,“抵”并不作“抵当”解。其他类似的词如“抵法”、“抵死”也有 类似的情况.太型语文辞书应予仝面的释义。 [关键词】抵罪;抵法;抵死 (史记·高祖本纪):“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修订本辞源·手部》释为“抵偿其应负 的罪贵。”但释“抵”为“抵偿”,则抵诛、抵法、抵禁、抵死等词中之“抵”又将作何解释?显然 不能圆通。究其致误之由,是因为误解了史记)索隐所引之韦昭语:“抵,当也。谓使各当 其罪。”o 这个“当”是“判处、处治”之义。如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 罚金。”索隐引崔浩云:“当谓处其罪也。”又汉书·杨恽传):“廷尉当恽大逆无道,要斩。”师 古日:“当谓处断其罪。” 汉语大词典·手部)释“抵罪”为“因犯罪而受到相应的处罚”。这基本符合韦昭的解 释:“抵,当也,谓使各当其罪。”(“当”义为判处、处治。“相应”云云,易生误解,可删去。)许 多句中的“抵罪”(包括上文所引史记·高祖本纪语)都符合这个解释。如: 屠公当抵罪,义不受刑,自杀,而由弃市。” (2)又:“(王)温舒击东越还,议有不中意者,坐小法抵罪免。” (3)(后汉书·西羌传:“庞参以失期军败抵罪。” 然而,下列各句中的“抵罪”却不宜解释为“因犯罪而受到处罚”。如: (4)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阳虎去齐走赵,简主问日:‘吾闻子善树人?’虎曰:‘臣居 鲁,树三人,皆为令尹;及虎抵罪于鲁,皆搜索于虎也。臣居齐,荐三人,一人得近王,一人 为县令,一人为候吏;及臣得罪,近王者不见臣,县令者迎臣执缚,吏者追臣至境上,不及而 止。虎不善树人。” (5)吕氏春秋·必己》:“宋桓司马有宝珠,抵罪出亡。”高诱注:“《春秋·鲁哀十四年传 ①词源·手部)征引时误为司马贞索隐语,(汉语大词典-手部)误同。 [收稿日期】2003—03—08 [作者简介】牟维珍(1966一),女,山东烟台人,哈尔滨师范大学历电系讲师。 ·140· 万方数据 日:‘宋恒嚣之有宠,欲害公。公知之,攻桓彗,娃出奔卫。’” (6)(史记·赵世家:“齐之事王(按,指赵王),宜为上佼,而今乃抵罪(按,指赵与秦伐 齐),臣恐天下后事王者之不敢自必也。” 。 . (7)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越王大恐,日:‘孤不幸,少失先人,内不自量,抵罪于吴, 军败身辱,栖于会稽。… 例(4)中,上文说“抵罪”,下文说“得罪”,而文义略同。。例(5)说“抵罪出亡”。显然没有 受到什么处罚。例(6)说齐赵之间关系,与“罪罚”无关。而例(7)“抵罪于吴”与例(4)“抵 罪于鲁”句法相同,句意与例(6)相同。以上诸句又可类比于下列各句: (8)史记·苏秦列传):“于是苏秦详为得罪于燕而亡走齐。” (9)史记·刺客列传:“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亡之燕。” (10)史记·孔子世家:“(季桓子)喟然叹日:‘昔此国几兴矣,以吾获罪于孔子,故不 兴也。”’ 这样看来,这一类“抵罪”与“得罪、获罪、触罪”义近。以下二例亦应属此类: (11)韩非子·内储说下·六微):“济阳君有少庶子者,不见知,欲人爱于君者。齐使老 儒掘药于马梨之山,济阳少庶子欲以为功,入见于君日:‘齐使老儒掘药于马梨之山,名掘 药也,实问君之国。君杀之,是将以济阳君抵罪于齐矣。臣请刺之。”’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