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洲区1991~2000年急性传染病疫情资料分析.pdf
垦虽!!些亘壁魁2堂笙!旦釜堡鲞差!塑螋!型坠卫盟趔望丛!皇!望!吐:!!丛!坠坐受!!螋 87
新洲区1991~2000年急性传染病疫情资料分析
罗绪华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卫生防疫站,430400)
摘要目的通过对新洲区1991—2000年急性传染病总发病率和死亡率构成的分析,判断急性传染病的流行规律。
方法根据1991—2000年疫情统计资料计算总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及呼吸道、肠道、虫媒及其他急性传染病的分类构成比。
结果1991“2000年急性传染病总发病和死亡率稳中有降,各系统传染病以肠道传染病发病率较高,占总府例数的
9496%。结论重点加强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管理,提高生物制品有效接种率,提高群众自我舫病意识。
关键词息性侍染病;总发痛率;死亡率
中国图书资丰埠分类号:R18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1257(2003)02—0087—02
利用传染病的疫情报告及统计资料进行疫情分析,对了解 已大幅降低,但肠道传染病发病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见表2。
急性传染病的分布动态,分析其流行趋势,掌握流行规律以及评
价防治措施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将我区近10a来疫情资料
进行整理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自1991~2000年我区法定传染病
综合年报表,及同期各种传染病的工作总结,分析范围限于法定
传染病。
1 2统计方法根据历年疫情报告的病例数、死亡数和每年的
平均人口数计算发病率、死亡率,并引用历年疫情漏报嗣查资料
校正发病率。
2结果与分析
2 1不同年份总发病率近10H来我区未发生甲类传染病流
行,在法定传染病报告中,我区每年报告病种12~16种,报告的
3各种传染病发病率
急性传染病总发病率如以1991年为100,则1992—1993年逐年
下降,1995年总发病率略有回升,1996~2000年总发病又逐年下
病率大多在158.80—94
降,2000年发病率仅为1991年的4376%.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52/10万左右。其次为痢疾。百日咳、
平均死亡率变化趋势较大,死亡的主要病种为狂犬病、病毒性肝 伤寒副伤寒、狂犬病、流脑,钩体发病未出现大的波动,而白喉、
炎、钩端螺旋体病,1994年高达1991年的339.13%,而1995年死猩红热、脊髓灰质炎未见病例报告,麻疹、乙脑发病率则有上升
亡率最低,为1991年的9565%,见表1。 趋势。
4备系统传染病的构成比
襄l新洲区1991—2000年急性传染病总发病事和死亡率
199I一2000年以肠道传染病的构成比最大,占9495%。其
次为虫媒及动物源性疾病占325%,而呼吸道传染病仅占
1.80%,其中以病毒性肝炎构成比例最高,占传染病构成的
6143%,其次为痢疾。显示我区各系统传染病构成模式以肠道
传染病为主。从各类传染病的构成变化来看。其中起决定作用
的又有少数病种,如麻疹决定呼吸道传染病的构成比,病毒性肝
炎和痢疾则影响肠道传染病的构成比变化,而自然疫源性及虫
媒传染病的构成比以流行性出血热和疟疾乙脑起决定作用。
5影响备传染瘸发病事变动的主要因素
5.1有效生物制品的广泛应用,由于参与了扩太免疫规划活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