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道新风 历久弥新——走向21世纪的中国篆刻艺术.pdf

古道新风 历久弥新——走向21世纪的中国篆刻艺术.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道新风 历久弥新——走向21世纪的中国篆刻艺术.pdf

古道新风 历久弥新 — — 走向21世纪的中国篆刻艺术 /北京一骆 芄 中国篆刻艺术是以石材为载体,以汉字为主要表现对象并由中 国古代印章镌刻技艺发展而来的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古代印章是 行使和授受国家机构权力、证明个人身份的凭信物,其制作多由工 匠采用金属铸造和凿制而成,距今有三干多年的历史。 公元 13世纪之后,艺术家开始选用石材代替金属并亲 自动手 刻制印章,这一技艺的改变,为篆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I淘的空间。 篆刻家在继承前辈优秀技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出现了自明清 秦印 以来的皖派、浙派以至今 日的流行印风等多种流派和风格,出现了 丁敬 (1695一l765)、邓石如 (1743—1805)、吴昌硕 (1844—1927)、齐白石 (1863—1957),以及 当代的刘江 (1926一)、韩天衡 (194O一)、石开 (1951一)等诸多大师。这些艺术家将这门古老 而又弥新的传统艺术一直传承、发展并创造至今。 篆刻技艺主要采用叶 蜡石一类的寿 山石、巴林 石等石料和陶瓷等其他材 质。其主要工具是刻刀、 印床、印泥、毛笔、宣纸 等。主要工艺流程有设计 印稿、上石、镌石、钤印、 篆刻材料及工具 刻款、拓款等。上石的书 法功底、巧妙的布局能力、精湛娴熟的刀功,共同构成篆刻艺术的技艺内涵。 篆刻艺术的主要特色:一、借用契刻古代文字的方式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虚实相生、阴阳相 荡的审美观念,具有抽象和神奇之美。而今天也有用简化字入印的印章了。二、融多种传统文化 于一身。作者要在很小的尺寸中表现中国诗、书、画的审美意境,并且真实、准确地表达其思想、 情感、学养,追求布局和刀法的精微妙趣,风格各异,可谓 “方寸之中表现大干世界”。三、篆刻 /名作欣赏MASTERPIECESREVIEW /艺术广角 10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