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柳泉地区E31储层沉积体系演化特征及沉积模式.pdfVIP

红柳泉地区E31储层沉积体系演化特征及沉积模式.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油、天然气工业

第 15卷 增刊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 12月 红柳泉地 区E 储层沉积体系演化特征及沉积模式 成定树 纪 红 陈 杰 赵 东升 (1.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重庆 401331;2.长江大学地球环境与水资源学院,武汉 430110; 3.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甘肃 敦煌 736202) 摘 要:通过对红柳泉地区E储层岩心、地震资料解释 、有利区E储层段实施多井约束地震反演处理 ,揭示出E 储 层段为红柳泉地区自下而上经历了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滨湖 一 浅湖一 半深湖沉积亚相,并进一步细分为河 道砂、点砂坝、河 口坝和沿岸滩坝等沉积微相。指出E储层段河道砂 、点砂坝、河 口坝砂体为最有利的砂体,且具有 一 定的工业油流,是下一步滚动开发的主要 目标。 关键词:红柳泉地区;E 储层;沉积微相 ;柴达木盆地 中图分类号:TEl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1980(2013)S1—0059—05 间;长石含量在 10% ~39%之间;岩屑含量在30% 1 构造特征 ~ 70%之间。结构成熟度 以中等 一 较好为主,杂 红柳泉构造为柴达木盆地西部坳陷尕斯断陷七 基 /碎屑颗粒的比值为0.11~0.18。磨圆度较差,以 个泉 一 红柳泉断鼻带上的一个三级构造。油 田北 棱角和次棱状为主,碎屑物搬运距离相对较短,不属 抵狮子沟构造 ,东接砂西构造 ,南到尕斯湖岸,西与 于正常的三角洲沉积。 七个泉构造相连,是一个西北 向东南倾没,东厚西薄 的鼻状构造,构造轴 向 133。,面积 170km ,幅度 1700m。构造两翼不对称 ,南缓北陡,西高东低 ,为 一 继承性鼻状构造,南北分别被红柳泉断裂和七个 泉断裂所夹持 。 2 沉积微相研究 2.1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沉积微相研究主要是依据相标志及剖面序列, 相标志的获取主要来 自岩心和地震资料。依据岩心 图1 红 15井 。2445.05m,(一)40×, 和地震资料,将沉积微相划分为河道砂、点砂坝、河 含膏粗中粒长石岩屑砂岩 口坝 以及沿岸滩坝等4种沉积微相类型。 2.1.1 主要相标志 (3)沉积层理构造特征。该沉积层理构造是恢 (1)岩石成分特征。E;储层 Ⅱ一Ⅳ砂组以细砂 复沉积环境,判别沉积相的重要标志,根据 58块岩 岩、粉砂岩为主,其次为砾岩。I砂组 以泥灰岩为 心观察,E 储层沉积层理构造主要有 以下几种 主,少量藻灰岩,混积现象明显,泥灰岩与粉砂纹层 类型: 互层 。砂岩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砾岩集 中发育于 ①块状层理。岩石 内部物质均匀,组分和结构 Ⅳ砂组 ,分选差 ,以硬石膏胶结。 没有分异现象,由未经分选 的沉积物快速堆积而成。 (2)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特征。E 储层的 Ⅱ一Ⅳ砂组是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和辫状河道 砂岩成分成熟度较低 ,石英含量在 15% 一42%之 沉积 收稿 日期 :2013—08—20 作者简介:成定树 (1982一),男,重庆人,重庆科技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油气田开发工程。 · 59 · 成定树,等:红柳泉地区E 储层沉积体系演化特征及沉积模式 ②交错层理。区内多发育厚度小于 10cm的 出露水面经历曝晒的良好标志,表明是三角洲平原 中小型槽状交错层理,说明沉积时期水体能量较

文档评论(0)

fengbing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