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标签理论下促进学校教育发展.pdf
2014-01 理论创新
在标签理论下促进学校教育发展
文/贾海超
摘 要: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在人类漫长的教育发展长河中,学校教育始终占有重要的位置。“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可叹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是何等重要。学校作为青少年教育的主要载 ,不仅要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而且更重要的是
育人。从标签理论出发,探讨学校在对于青少年教育中的问题,给予教师一些指导,促进学校良好教育的展开。
关键词:标签理论;学生问题;学校教育发展
青少年阶段是人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充满了新奇和挑战,轨”向“次级越轨”的转化。换言之,每一个人都有“初级越轨”的心
也充满了迷茫和诱惑。学校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的行为,使其顺利 理,但只有被贴上“标签”的初级越轨者才有可能走上“越轨生涯”。
通过叛 期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 某种现象之所 成为问题,是因为社会给行为人贴上了一定的标
一、标签理论 签。一个人只有 被他人贴上了“越轨者”的标签时,他的行为才构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埃德文·雷伯特、霍德华·贝克 成违规行为,而这一标签刚好使“越轨者”与“正常人”区分开来。
尔等人相继提出了标签理论。到了七十年代,该理论已经 美国社 如,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由于某些原因(个性问题或是习惯问
会学界对于研究人类越轨行为方面的统治性理论。如今,标签理论 题)而出现某些行为问题,如果教育者由此而给这个学生贴上“坏
也开始用于研究青少年叛 行为的理论之一。 学生”“差生”等标签,其本人就可能会把自己归入“坏孩子”之中。
标签理论又称烙印理论,它源于符号互动理论,认为越轨行为 逐渐接受其他同学或社会上对其不良的评价,并确认自己是不好
是社会互动的产物,是一种人为的主观东西。在人类社会中,没有 的学生甚至是个坏人,进而自我放纵,致使越轨行为者愈陷愈深,
任何一种行为从其本质上来说就是偏离或者违反一定社会、组织 无法自拔,至此,他也就完成了从初级越轨到次级越轨的转变,一
和群体的行为 范,一个人之所 成为越轨者是有一个“初级越 个越轨者的全部“身份”就这样形成了。 (下转第10 页)
后学生加法,这是值得商榷的。虽然教的是 10 内的加法,不涉及 4.教师少讲,学生多做
进位, 整个加法运算中是最简单的,但如果学生没有具备相应的 数学能力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纯认知层面的知识,更多的是技
预备能力就会显得很难。学生要正确计算出10 内的加法要具备 能,如计算能力、比较大小等。教师的讲只能起引导作用而无法代
以下能力:唱数的能力、计数的能力、对1~10 的 有准确的认识并 替学生学会这些知识,掌握这些能力。例如,教师告诉学生“3+2=
能进行区分、认识数字 1~10 并能与 1~10 的 准确对应、知道加 5”,或者“3 个苹果加上2 个苹果等于5 个苹果,3 钱加上2 钱
法的意义、掌握加法运算的操作方法。如果这些能力没有完全掌握 等于5 钱”,学生是难 理解的,这些对他来说只是三句话而已,
即使最简单的加法运算也会举步维艰。蒙台梭利的方法值得我们 只是一些声音,一些符号,它们并不能使学生产生计算3+2 的能
借鉴,我们可 将“计算 10 内不进位加法”的能力进行拆分,仔 力。相反如果智力落后儿童在教师的引导下把数字3 转换为串珠
细核对学生是否已经完全掌握了每一项能力,如果没有,先补教学 3 ,数字2 转换为串珠2 ,并且明白加法就是把两个 合在一起,通
生所缺的能力。 过反复演练整个运算过程,久而久之他们就能理解为什么3 和2
2.注意教学用语、课件、教具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放在一起会变成5。
数学知识前后联系,层层递进,前面知识的掌握直接影响后面 学生学得如何取决于他内部的自我建构进行得如何,而自我
知识的理解,因此培智数学教师应对整个培智数学知识体系有一 建构对于智力落后儿童来说必须通过动手操作来完成。因此培智
个整体的认识和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