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_古诗十九首_中折射的儒道思想矛盾.pdfVIP

浅论_古诗十九首_中折射的儒道思想矛盾.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_古诗十九首_中折射的儒道思想矛盾,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原文,古诗十九首其一,古诗十九首之五第一句,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叶嘉莹讲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赏析,古诗十九首辑录

佳 作 赏 析 JIAZUOSHANGXI 浅论《古诗十九首》中折射的儒道思想矛盾 □张颖帅 摘 要 东汉末年出现的由无名氏所作的《古诗十九首》,被称为“五言之冠冕”,对于后世影响很大。深受儒家思想 [ ] 影响,渴望建功立业的士人在其政治抱负无法实现时,转而寻求道家思想的支持,但儒家思想的影响又使 他们感到矛盾和痛苦。因而诗中多处体现了儒道思想的矛盾。 关键词 古诗十九首;儒道思想;对立统一 [ ]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B222 [ ]A [ ]1671-9263(2007)03-0048-02 《古诗十九首》产生于东汉后期,因非一人所作,故署无名 时又反映出诗人功名难以实现的苦闷心情,而这正是儒家思想 氏。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因其风格相近而将其合编收入《昭明文 的折射。“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西北有高楼》)句中诗人 选》,题名为《古诗十九首》。刘勰《文心雕龙》称,“观其结体散 暗示了自己仕途难遇知音的幽怨,但在最后两句中,诗人的思 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招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钟嵘 绪又急转直下,发出“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的呼喊。其中既 《诗品》评十九首是“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 有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道家思想,同样也是儒道思想矛盾的结 一字千金 ”这十九首短歌之所以获得后世如此高的评价,其艺 果。这样的思想矛盾在《回车驾言迈》中也有充分的反映:“人生 ! 术上的成就固然功不可没,但其中深邃而复杂的思想更是其 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对人生苦短的感叹,显然表现了道家的 ? 倍受后世推崇的重要原因。 消极思想;而“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则表明了作者以立身 一、《古诗十九首》中折射出儒、道两种思想的矛盾 扬名为奋斗目标的自警,这又是儒家功名思想的明显体现。至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以儒家文化为正统。心忧天下、积极入 于“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驱 车上东门》 世的社会责任感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两句中,乍看作者似要及时行乐、游戏人生,仔细琢 下”几乎成为每个士人追求的目标。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 磨,看到的却是其在抱国无门、理想破灭时对于现实的逃避,以 想在中国的影响也同样深远。道家追求人格独立的精神自由, 至只能以饮酒作乐的形式麻痹自己。儒道思想的矛盾在诗句中 希望可以超脱于世俗之外。这两种思想存在的矛盾在《古诗十 仍有隐约体现。正是由于诗人们胸中蕴藏着儒道两种思想的矛 九首》中体现的十分明显。 盾,中国两种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诗中均得以展现,才使得《古诗 如“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十九首》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青青陵上柏》)表达了生命如白驹过隙、不如及时行乐的观 二、《古诗十九首》中儒道思想矛盾产生的社会背景 点,体现了道家的出世思想。但诗中“戚戚何所迫”之句,却又道 (一)儒家思想的长期影响使士人们渴望建功立业 明及时行乐并不是自己生活的目的,也不能真正地消除忧愁。 心忧天下、积极入世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左传·襄公二十 而“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今 四年》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立德、立功、 日良宴会》)两句中,诗人对人生短促的感叹,似同于道家,但同 立言后

文档评论(0)

docind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