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国古代传统丧葬礼俗,丧葬礼俗,中国丧葬礼俗,西方丧葬礼俗,中国古代丧葬制度,古代丧葬礼仪,中国古代丧葬习俗,古代丧葬制度,中国古代礼俗,传统节日礼俗
文史新鉴
W E N S H I X I N J I A N
浅谈中国古代传统丧葬礼俗
●高添璧
《论语》 中有云:“慎终追远,民德归 世界,因此,活着的人不管从对死者的关 也是忠诚的,有责任感和担当的。 从这一
厚矣。”后世大儒程颐亦有“冠昏 照出发,还是从对生者的福祉出发,都需 点上看, 又将孝从个人的角度纳入了社
丧祭”为“礼之大者” 的说法,可见古人是 要在丧葬中完成某种仪式、 作出某些安 会的范畴。 而对父母的孝, 对社会的担
极重丧葬之礼的。 中国传统的丧葬礼俗 排从而达到使死去亲人在异世生活无忧 当, 最终都会趋向于个人道德修养的完
以灵魂不灭的思想及儒家孝道观为基本 并且荫庇后人的效果。 既然相信灵魂不 满, 而这种无数个人道德的完满又能化
理念,从而形成了一套独特完备,温情脉 死并且可以影响现世, 那么便是承认死 育整个风俗,促进社会的进步。 即《孝经》
脉但又不失庄严悲悯的丧葬礼仪。 亡其实是另一种在异世的生的开端,也 所说的“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
如何面对死亡是人类的永恒困惑, 就变相地承认了鬼神的存在以及对其膜 立身。 ”既然孝如此重要,那么借丧葬之
而对待这一困惑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丧葬 拜的合理合法性。 正如《 中庸》 中所说的 事来体现孝, 来进行孝的教化便是一个
礼俗的形态。 例如庄子认为生时乐生,那 “事死如生,事亡如存”,及《 荀子礼论》 中 极好的机会。 中国古代,汉、晋、唐、宋、
么死时则应该乐死, 在他的这一种乐死 所说的“故如生如死,如亡如存,始终一 元、 明、 清等朝代皆或多或少地标榜其
观念下,其对于丧葬当然没有太多规矩, 也。 ”综合上述两个方面,既然人们看重 “ 以孝治天下” 的理念。 由此不仅成了个
只求化归于自然,即所谓的“吾以天地为 死亡, 那么关于死亡的仪式——— 丧葬礼 人对父母表达敬重的需要, 更成了社会
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 俗自然也被人们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化人心的手段。
为赍送。 ”但并非人人都如庄子一般,对 上。 在中国古代传统丧葬礼俗中, 丧葬
中国人来说, 主流的思想观念仍然是看 如果说看重死亡,相信灵魂不灭,是 礼仪无疑占有极重要的位置。 综合 《仪
重死亡的, 这种看重一方面包含有对现 着眼于丧葬礼俗对死者的看重及关照作 礼》, 唐代《 开元礼》, 宋代《 政和礼》、《 书
世生命终结的不舍及对将要进入未知世 用上,那么重孝悌、守礼仪、和人伦,便是 仪》 和《 朱子家礼》, 明代《 明会典》 等书,
界的恐惧。 中国文化中那种避忌“死亡” 着眼于对丧葬礼俗现世作用的某种期 可知中国古代官定丧仪流程大致如下:
的传统就可以体现出这一点: 中国人不 许。 西周以来,“孝” 的观念慢慢发展起 (1)初终:人将死之时为其换内外新衣,
愿谈“ 死”,《 论语》 中有“ 子不语怪、力、 来,关于“孝” 的记载也大量见录于铭文、 刚死之时行“ 属纩” 之礼,测其断气否。
乱、神”、“未知生,焉知死”等等语句,很 书卷之中。 《论语》 中有“弟子入则孝,出 (2 )复:复即招魂。 (3 )易服:凡与丧事相
好的反映了中国关注现世之务, 避谈生 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 关之人除珠翠纹饰,换素净之衣。 (4 )奉
死的观点。 在古代乃至现代,“死”都被认 力,则以学文。 ”这说明在孔子这里,孝顺 体魄精神: 奉体魄指对尸体进行一番整
为是不好的字眼。 “天子死曰崩,诸侯死 父母、 友爱兄弟的道德人伦修养应放在 治,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河南省许昌市2025年某中学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英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大型泵站工程运行管理实施方案.docx
- 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之4-2:“4 组织及环境-4.2理解工作人员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2024A1-雷泽佳).docx VIP
- 医疗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数据标注指南.docx
- SH∕T 3543-2017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技术文件规定 非正式版.pdf VIP
- 中国专利法详解读书重点笔记.doc VIP
- 2026届高考语文背诵诗词补充:《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pptx VIP
- 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完整版).doc
- 关于夏天的课件.pptx VIP
- 2025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