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商人曹润堂与清末蒙旗垦务.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商人曹润堂与清末蒙旗垦务.pdf

2013年第1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总第168期 No.12013 No.168 andSocial Sum Jinan Sciences) Journal(Philosophy 【晚清史研究】 栏目主持人:刘增合 主持人语晚清史学科定位一度曾陷于尴尬失凭境地,治清代历史者无暇俯视晚清,治民 国历史者不遑上溯清季,殆至上无依凭下缺延伸,无所归宿。近数年来,情形大变。由中 国社科院近代史所晚清史研究室牵头,欲聚合同仁,倡导晚清史学科独立格局,寻求清晰 定位。盖因数年来该领域学人辛勤耕耘,追随者缕缕不辍,名山事业意识尤显,筚路蓝缕, 孜孜砣砣。职是之故,有分量的论作丛见迭出,愈益凸显该领域的独具风光。近代以来之 制度典章、知识观念、学科形塑,无一不是自晚清时期迈入巨变时代。依时限论,晚清长达 七十余年,民国仅为三十余年,辛亥肇元以降,所谓变革演进仅承晚清余绪而已。 然而,晚清史之重要,并非意味着需要一窝蜂地追逐垦殖这块膏腴之地。研治晚清 史,最难者当属抛却隔靴搔痒,跳出悬揣古人古言之原意,摒除以今人思维、理论和框架妄 解晚清史事等诸种习见做法。百年前的故物旧事,一个半世纪前的旧制陈规,与今人相差 虽不甚远,但显然隔膜至深。今日国人的思维习惯、言说话语、行事方式,毕竟远离了百年 之前的旧轨辙和旧传统。以新的言说和思维来处理清季变革前的制度形态和知识观念, 极易陷入以今人揣古人、两不沾边的窘境,易涉虚悬想象[imaginary]的危险,或习于格义 附会,或流于隔靴搔痒。此事端赖学人抱高度之自觉,须警惕以后见之明妄揣史事变嬗, 藉今日惯性思维揣摩研究对象言行的倾向。这就要求研究者在感情和心智上真正置身于 中国晚清社会的历史场景中,力图处在同一“田野”之下来理解过去。晚清以降的制度和 观念既含有突变的成分,也存在渐变或不变的部分。亦新亦旧、不中不西或许是过渡时期 典章规制变动的常态,全然趋新与全部守旧反而不符合历史的实态。学人如抱具现代化 理论作为治学宗向,心仪历史进化论轨辙,恐怕膏腴之地亦被诠释得贫瘠嶙峋。 本期刊发三文,俱由繁富扎实的直接文献解读史事,治史之见识大旨不蹈俗套,建树 多寡自有读者品评。付海晏《山西商人曹润堂与清末蒙旗垦务》一文,藉着梳理曹润堂与 蒙旗垦务的关系,反映清季蒙旗垦务的原生态历史。论文依据清政府档案、已刊蒙旗垦务 档案、时人文集、日记、地方志以及公私记述文献,反映了作者使用原始文献的发覆功力。 文章注重考察曹润堂与西路垦务公司关系的复杂面貌,并深入探讨新式垦务机构中官夺 商利的现象和近代官商合股公司的窘迫命运,洵属研治清季人事制度之佳作。陈勇《晚清 税关与内务府财政关系管窥》一文,耗费大量精力爬梳军机处录副档案,从浩如烟海的各 类奏折中寻找内务府收入与常关、洋关之间的密切关系,通过广泛的资料比勘,发现了内 务府财政相当部分来自常洋关税,各省的关税收入,尤其是广东粤海关的关税收入大多供 给内务府。内务府的庞大需求,导致各省海关、常关的收入难以如数如期应付,造成外省 各关监督为此大伤脑筋。户部掌管的全国财政收入与内务府财政收入之间,界限似乎较 难划清,户部为满足内务府财政需求,亦参与到税款指拨的讨论中。这已超越了学术界原 来关于内务府直接督责各关解交税款而户部并不介入的习惯性认知。吴昱《清末制度转 型中的方案设计与利益平衡——以中央管邮机构的设立为例》一文,选取清末驿递体系向 新式邮政制度的转型,系统梳理邮政机构设立的渊源、流变与活动脉络,反映出官制改革 引致部院与督抚之间的权限分化及影响问题,由此关照制度转型中的利益人事纠葛,亦属 前人所未言。 前列三

文档评论(0)

rewfdg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