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香方和医学.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代香方与医学 高驰 朱建平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 100700 摘要:在医药卫生领域,香药作为中国古代医学的常用药物,为医家所熟知。宋代的方剂,大量应用香药香 方,这些香药方,通过不同的配伍组合,在临证各科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用之得法,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有其 有利的一面,但随着香方的广泛普及,也出现了滥用香方的情况。以朱丹溪为代表的后世医家,对此种现象加以 抨击,遏制了这种风气的继续蔓延。此后,古代医家对于香方的使用,重新回归理性。 关键词:香药;香方;宋代医学 StudyoftheformulaeofspiceryandmedicineinSongdynasty GAOChiZHUJian-ping TheChinaInstituteforHistoryofMedicineandMedicalLiterature,ChinaAcademyof ChineseMedicalSciences,Beijing100700,China Abstract:IntherealmofChineseancientmedicine,thevalueofspiceryisfamiliartotheexpertsofmedicineorclinical doctors.InSongdynasty,formulaeofspiceryareusedbroadiyinmanyspecialtiesofclinicalmedicine.Indifferentcombination, formulaeofspiceryhavedifferenteffectsifitisproperlyused.Allofabovearetheadvantagesintheuseofspicery.However, asthepopularityoftheformulaeofspicery,itabusesveryevidently,especiallyatthetimeofthegovernmentparticipatinginthe processofpopularization.ZHUDan-xi,afamousmedicineexpertinancientChina,criticizedthephenomenoninhisworks.After that,theethosofspiceryabuseisprevented.Theuseofspiceryisdrawnbacktotherationalrangeagain. Keywords:Spicery;Theformulaeofspicery;ChineseancientmedicineinSongdynasty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3年5月第28卷第5期C_J1℃MP,May2013,V01.28,No.5 木香散、丁香半夏圆、龙脑饮子等。《局方》之中列有“诸汤”一 脏腑,渐作呕吐。后来多致咽喉口舌生疮,黑烂生菌,名日心气 门,绝大多数含有香药成分,如豆蔻汤、木香汤、桂花汤、破气 绝,饮食药饵无由而进。证亦危矣,首宜服此,若疮发及四五日 汤、玉真汤、薄荷汤、厚朴汤、五味汤、茴香汤、檀香汤、缩砂 之后,此药但宜问服,当别用药以治疗之。该方系由真绿豆粉二 汤、胡椒汤、挝脾汤、白梅汤、铁刷汤。这些香汤的服法多为研 两,明乳香细研半两所组成。五香连翘汤由乳香、木香、沉香、丁 末,用量一至二钱不等,“沸汤点服”或“如茶点吃”。所治之 香、真麝五昧香药与连翘相台辅之黄芪、升麻等托里之剂所成。 症,多是利用香药大多具有温散之性,如“治一切冷气”、“脾 此外,还有沉麝汤、五香汤去大黄加人参黄蓖犀角屑汤。此四方 胃虚冷”、“胸膈痞满”等证。这种服法,颇类茶饮。由此可见, 在痈疽初发之时首宜相间多服,因其药性平和,可谓稳重,自有宣 和剂局的配药特点,以服用便捷为主。书中所载凉开之剂,如紫 热拔毒之意。取诸香散气行血,免生变证之j酽胪“7。 雪、至宝丹,方巾也大量应用香药,两方至今仍为临证常用药。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