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CuSe修饰电极对核黄素的电催化性能的研究.pdfVIP

Nano-CuSe修饰电极对核黄素的电催化性能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Nano-CuSe 修饰电极对核黄素的电催化性能研究 许燕军,曹霞* (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E-mail: caoxia@buaa.edu.cn Tel: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2.0×10-6 mol/L 核黄素在nano-CuSe 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 化学行为,其循环伏安曲线如图A 所示。由图可知, nano-CuSe 修饰玻碳电极在 PH=7.0 的PBS 缓冲液中未观察到任何氧化还原峰(曲线a )。加入核黄素后,我 们能获得一对峰形好的氧化还原峰(曲线b )[1]。裸玻碳电极对核黄素也有催化 作用(曲线c ),但峰值电流比nano-CuSe 修饰电极要小很多。如图B 所示,当 扫速在0.01~0.1 V/s 之间变化时,随扫速增加,峰值电流逐渐增大,同时其氧化峰 的峰电位也逐渐正移,而还原峰的峰电位却均负移,峰电位差逐渐增加。分别对 氧化、还原峰电流i 与扫速v 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扫速v 分别与氧化峰电流 及还原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这表明核黄素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极反应是受 吸附步骤控制的[2]。图C 是在pH=7.0 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一系列不同浓度核黄 -6 ~ 6.0×10-5mol/L 范 素的DPV 响应图.结果表明, 核黄素的阳极峰电流在1.0×10 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图D 是nano-CuSe 修饰电极在不同pH 下的DPV 图.峰值 电位随pH 增加负移.另外, pH 为7. 0 时峰电流最大,因此实验选择pH 为7. 0 的 PBS. 参考文献 [1] 唐平, 王娟, 曾百肇. 核黄素的微分脉冲溶出伏安分析[J]. 分析科学学 报,2003,19(4): 309 -312. [2] 李红,江琳才.核黄素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J]. 电化学,1999,5(2): 171 -177.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Riboflavin at a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Modified with nano-CuSe Xu Yanjun, Cao Xia* (Schoo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angsu, 212003, China) * E-mail: caoxia@buaa.edu.cn Tel: Abstract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riboflavin at a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modified with nano-CuSe was investigated. Cyclic voltammograms of the film electrode in PBS(pH=7.0) exhibited one pair redox peaks(Fig. A) [1]. The reduction and oxidation peak of riboflavin appeared at-260 mV and-204 mV. Kinetic and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no-CuSe were further investigated by performing cyclic voltammetry experiments with different scan rates(Fig. B). There is a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

文档评论(0)

whl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