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教育机智初探
代 序
教 育 机 智 初 探
———教育机智课题组专题讨论会综述
【按语】本文承蒙我国心理学家老前辈刘兆吉教授于病床亲
笔批改,我们深受感动,谨表诚挚谢意。刘教授回信中鼓励我们
说:“《综述》 写得尚好!……本文非一般综述,颇有学术价值,
属科学研究性质。” 为帮助读者学习、研究这本 《实例》, 我们把
它放在本书之首。
编 者
1986 年 7 月,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教师心理研
究组在四川德阳教育学院召开了 “教育机智” 课题组专题讨论
会。“教育机智” 是教师心理的一个重要内容,1985 年教师心理
年会确定为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并制订了详细的研究计划,该
讨论会就是按计划举行的。讨论会首先对该课题组成员搜集整理
的教育机智实例进行评选,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教育机智的概念和
·1 ·
教师教育机智与技巧 200 例
心理结构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讨论的主要问题和部分
观点综述于后。
一、关于研究教育机智的意义
研究教育机智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教育机智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心理能力。教师工
作对象是具有不同个性和复杂心理活动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随
时都可能遇到事前难以预料的特殊问题,因此需要教师具有一定
水平的教育机智。教师有无教育机智的能力,或教育机智的水平
不同,教育效果是大不一样的。教育机智能力强的教师,往往能
够对突发的教育问题沉着应付,巧妙处置,收到良好的教育效
果;而缺乏教育机智的教师则往往相反,甚至 “好心办坏事”。
在我们现在的教师队伍中,教育机智水平也是比较低的,不少教
师正因为缺乏教育机智,而使一些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严重伤害
学生心灵,导致教育工作上的挫折和失败。乌申斯基说: “缺乏
所谓教育机智,教师无论怎么研究教育理论,永远也不会成为实
际工作上的好教师。” 所以把教育机智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
探讨教育机智的本质、心理结构和形成规律,是十分必要的,这
对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机智水平,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有的同志认为,目前我国对教育机智问题还缺乏研究,还是
一个空白。心理学辞典和教育学辞典上都没有这条词目。所以研
究这个问题不仅对提高教师的教育艺术水平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而且可以填补教育心理学上的这个空白,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在
全国教育心理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有可能发展出教育
心理学的另一个分支——— 《教育机智心理学》。
·2 ·
教育机智初探
二、关于研究教育机智的指导思想
有的同志指出,学术研究必须为社会服务,理论必须指导实
践,这是进行学术活动的根本方向。因此,我们在研究教育机智
时,应该从实际出发,要对绝大多数教师有指导作用,使他们觉
得教育机智并不神秘难学,新教师、年轻教师能学到,智力较
差、气质不同的教师也能学到;而不要把教育机智说得太 “神”、
太 “玄”,使人觉得高不可攀,望而生畏,这样就达不到我们研
究的目的。大多数同志认为,学术研究的确应该明确其实践方
向,但是理论与实践是辩证统一的,两者并不矛盾,有了理论的
指导,才能有自觉的实践。斯大林说,缺乏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
实践。为了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智能力,我们有必要从理论上弄清
教育机智的本质、心理结构和形成规律等。我们既反对理论脱离
实际,但也反对不重视理论的实用主义倾向。
有的同志对该课题的研究方法作了肯定。该课题的研究是这
样进行的:第一步,要求参加协作的同志搜集教育机智实例,并
作教育机智的问卷调查;第二步,对教育机智实例进行评选,加
工,编印 《教育机智 200 例》,并对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第
三步,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教育机智问题的理论研究。有的同志
认为,这样的研究步骤和方法体现了从实际到理论,再从理论到
指导实践的过程,是符合马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