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季文主任治疗儿科疾病经验介绍.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改善不明显。家属要求出院服用中药。刻下症见:精神不振,形体消瘦,哭声细弱,全身发黄,颜色不鲜如铜绿, 大便浅黄,尿色深黄如浓茶,腹大纳呆,目光无神,肝脾肿大质稍硬,肝肋下3.5cm,舌苔淡苔白厚腻,指纹淡滞。 中医诊断:胎疸 阴黄 、瘸瘕;证属寒湿阻滞夹瘀;予中药健脾温中,化湿退黄,散瘀消积。选用茵陈理中汤 熟大黄49。 性的薄饼状,外敷于两胁肝脾区和腹部,每日1次。 黄色,腹围减小lcm,饮食增加,偶溢乳,目光有神。肝脾仍肿大但质变软,舌苔淡白薄腻,指纹淡滞。药已见 效,脾脏阳气来复,寒湿渐退,继用原方减苍术、砂仁,加赤芍49、丹参59,再进lO剂。外用敷治方法不变。 lJ/D, 千克,腹不胀,肝脾肿大缩小,肝肋下2.5cm,质软,舌质淡红苔薄白,指纹淡紫。血液化验检查:ALT57 AST84U/L,Tbill26umol/L,Dbil95u u mol/L,XTBA71mol/L,血清HCMV 属继服上方,减干姜、炒栀子、田基黄、金钱草,加鳖甲49、黄芪89,14剂。停用外治法。 淡红略紫。病情稳定,效果明显,在4月7日处方基础上减醋柴胡、红花、熟大黄,加茯苓49、甘草29。继服 14剂。 五诊 5月15日 :各种生化指标化验正常,血清HCMV 一 。腹部B超:肝脾脏大小正常。为巩固疗效,继续服用4月21日方,隔日服1剂,连用30天。 随访半年症状未复发。2006年12月来院复查,血清HCblV 一CMV—IgG 一 。 林季文主任治疗儿科疾病经验介绍 林冰 广东省g-- b医院 林季文是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年,积累丫丰富的临床经验,禀承岭 南中医特色,尤擅长治疗小儿发热性疾病、慢性咳嗽、哮喘等病,现兹将其学术思想简介如下。 一.禀承岭南特色、重视温病:林老自幼受家学熏陶,临证时重视温病,对温病诸书潜心钻研,临证治病以 “谨守阴阳”为第一要务,善于治疗小儿发热性疾病。结合《素问·热论》中:“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已满 三日者,可泄而已”,遵叶天士的温邪入于气分,“邪未伤津、犹可清热透表”的原则,强调儿童急性外感发热 治疗需注意“宣通、导热下行、顾护津液”三原则。根据“卫气营血”辨证,指出小儿高热需辨清“火郁”及“火 热”之不同,前者为邪在卫表渐入气分,治疗当以宣发疏表为主、佐以清气之药物,如过早用寒凉则引起气机凝 滞,郁遏邪气;后者邪在气分,可能进一步出现入营动血等变证,治疗当以清气为主,佐加透表之药。由于火热 炎上,故治疗时常加导热下行之品,如芦根、白茅根等。清气除了导热下行外,还包括凉膈、通腑、泻火、导滞 等方法。岭南气候湿热,故小儿发病也较易于化热、化火,基于以上观点,林氏临证时认为岭南儿童偏热证者多, 外感风寒者也易热化,故l艋床用药平和偏于清凉,但由于小儿“肺脾常不足、肾常虚”,故寒证虚证也常见,用 药需立足八纲辨证,辨证处方常以时方化裁。 二.重视脾胃学说: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脾胃为后天之本”,故儿童的脾胃运化吸收功能良好, 则机体抗病力相对较强,故脾胃功能是关乎到全身其他各个脏腑的情况。林氏临证时处处顾护脾胃,强调“攻伐 不宜伤及正气、扶正当以运脾为先”,故在治疗热病时慎用黄芩、金银花等苦寒伤及脾胃药物,治疗虚证时避免 过用白术等“甘能令人中满”药物,健脾同时常加苍术、鸡内金等药物以运脾。辨证时常需结合面色、山根、气 池、口唇及舌脉象、指纹等。 三.善治咳喘、方法灵活:慢性咳嗽、哮喘是儿科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且因反复发作,迁延难愈而影 响患儿生长发育。林老在此方面有其独特见解。 1 慢性咳嗽:林老认为:d,JL生理特点“脾常不足,肺常虚”, 结合“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的脏腑功能特性,及“风为百病之长”的病机特点,认为慢性咳嗽的病因 主要为“风痰互结”。儿童咳嗽多由外感而来,外感邪气,无论风热或风寒,皆以风为先导,风为阳邪,化热迅 速,炼津为痰,痰阻气道,肺气不利,宣肃失司;又因,J,JL脾胃薄弱,感邪后容易出现脾失健运,酿生痰浊,上 贮于肺,壅阻气道。风痰互结,外邪内伤并存,肺气闭郁日久,致咳嗽缠绵难愈。治疗当以独创之“疏肺理脾蠲 痰”为法。本法强调了治疗慢性咳嗽要内外同治,标本兼顾,疏散外风的同时,注重调畅肺气和健脾化痰。 2 哮喘:林老在临床上针对哮喘的治疗,紧守“急则治肺,缓则治脾,久病固肾”三大原则。林老认为哮喘 急性期乃寒邪触动伏痰,痰阻气道,肺气上逆之症。病邪在肺,首应宣肺达邪,使邪去痰消,哮喘自平,宜选用 温宣肺气,化痰平喘之剂,自订“平喘方”:麻黄、甘草各49,苏梗、北杏、前胡、法夏各99,桔梗、僵蚕、枳 壳各79,橘红59。哮喘缓解后,林老认为患儿表面上虽为肺气虚

文档评论(0)

whl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