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窄缝消能工在高薄拱坝坝身中孔上的应用.pdf
水力发电000217
水力发电
WATER POWER
2000 No.2 P.46-49
窄缝消能工在高薄拱坝
坝身中孔上的应用
章鹏 梁英 苏勇
摘 要:峡谷地区高坝泄洪建筑物在大泄洪落差下泄放大流量,需要消刹的泄洪功率
很大,做好消能防冲设计,确保建筑物安全,是一个重大的技术课题。在乌江东风水
电站的设计中,首次把“窄缝消能”的设计思想应用到了高薄拱坝的坝身中孔上,并
成功地经受了实践的检验,获得了很好的技术和经济效益,为今后类似的工程设计提
供了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高薄拱坝;消能工程;窄缝消能工;东风水电站
分类号:TV135.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559-9342(2000)02-0046-04▲
在峡谷地区高坝大泄量泄洪建筑物上,采用窄缝消能工可使挑射水舌沿纵向充分
拉开,顺应河势;挑射水舌窄而高,与空气接触面大,消能效率高,从而可大大减轻
对下游河道的冲刷。我国的龙羊峡、东江、东风等工程的溢洪道上已有应用实例。窄
缝式消能工运行时,其边墙通常要承受很大的动水压力,导致消能工结构尺寸庞大,
如东风溢洪道窄缝消能工边墙模型试验的动水压力最大值达548.8 kPa,占该处总水头
的61.7%,消能工底板及边墙厚达5~6 m;此外,消能工内水流流速很高,如体形设计
不当或施工质量欠佳时,有可能发生空蚀破坏。因此,从工程安全出发,窄缝消能工
一般用于岸边式泄洪建筑物上,较少用于坝身泄洪建筑物上,而用于高薄拱坝的坝身
泄洪中孔上就更为罕见,国内尚无先例。在大量的设计科研工作的基础上,乌江东风
双曲薄拱坝坝身中孔泄洪消能方案大胆采用了窄缝消能工,经过多年的运行实践,证
明设计选用的窄缝消能工体形合理,运行安全可靠,消能效率很高,特别适用于峡窄
河谷高薄拱坝坝身中孔上。本文拟就乌江东风双曲薄拱坝坝身中孔窄缝消能工的设计
及运行情况作一简要介绍,供类似工程参考。
1 工程概况
东风水电站位于贵州省境内,是乌江干流的第一个梯级电站,枢纽主要由拦河大
坝、泄洪系统、防渗系统和引水及地下厂房系统四大部份组成。
坝址处属“U”形河谷,两岸岸坡在75°~85°左右,枯水期河床宽50~60 m,汛
期亦不过百米。拦河坝为双曲率抛物线薄拱坝,坝顶高程978 m,顶宽6 m,底厚25
m,厚高比0.163,坝顶中心弧线长254.35 m,最大坝高162 m;千年一遇校核洪水时下
3 /s,泄洪功率15 000 MW。坝身890 m高程处设置3个泄洪中孔,设计
泄流量12 324 m
最大运行水头达87.4 m,最大流速36.5 m/s,上、下游最大落差130 m,左、右中孔控
万方数据
file:///E|/qk/slfd/slfd2000/0002/000217.htm(第 1/8 页)2010-3-23 7:03:39
水力发电000217
3
制断面5 m×6 m(宽×高),最大下泄流量2×1 038 m/s,中间的中孔控制断面3.5
3 /s。中孔除用于泄洪外,还兼有水库排沙的
m×4.5 m(宽×高),最大下泄流量545 m
任务,在施工期要参与后期导流。排沙运行时的运行水头约50 m,而参与后期导流时
的运行水头仅约25 m,运行水头变幅较大。
2 中孔泄洪消能设计
2.1 泄洪消能方案的选定
东风水电站是典型的峡谷高坝大泄量水利枢纽,解决好泄洪消能问题是工程设计
的关键,经大量的方案研究比较,最终采用了坝身与岸边泄洪相结合,分散泄洪、分
区消能的方案。在选定方案的坝身中孔泄洪消能设计中,基于下述因素,设计难度较
大:①中孔水头高、泄量大;②中孔承担多项任务,运行水头变幅大;③下游河道峡
窄,两岸不允许冲刷破坏;④电站尾水出口位于右岸坝下游80 m处。
受上述因素制约,中、表孔对撞消能方案和采用二道坝形成水垫塘消能的方案均
不适宜。经水工动床模型试验揭示,采用连续式挑坎方案河床最大冲坑深达35 m,差
动式挑坎方案河床冲坑深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莫扎特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K333)第一乐章 钢琴谱五线谱.pdf VIP
- 小红书种草营销师(初级)认证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2020年“5G+智慧医疗”行业解决方案ppt.pptx
- 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第3部分:物业管理.pdf VIP
- 《快递实务》全套教案.docx VIP
- 职业技术学校护理实训基地建设方案.pdf VIP
- 2023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pdf VIP
- 2024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储能领跑者联盟.pdf VIP
- 储能领跑者联盟:2025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机遇与挑战.pdf VIP
-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