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乳岩.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节乳岩.ppt

方法简单,几乎无禁忌痘。对了解导管内病变,尤其是乳头溢液而分泌物细胞学检查阴性、X线平片无阳性发现者是一个有意义的诊断手段。 将各种不同的穿刺针的远端另开斜面侧孔,利用顺进逆出切钩组织,可获得小组织块,进行病理检查,不但阳性率高,且能进行组织分型是其优点。但尽可能减少此项诊断性活检。 通过各种方法均未取得诊断结果而仍诊断不清者可使用。 类证鉴别 乳腺增生病 好发于30~40岁。,月经期乳房疼痛、胀大。有大小不等的圆形包块,边界不清,或可触及条索状颗粒样多数小碎粒,往往双側发生,质韧性,和皮肤不粘连。病程长,发展慢。药物对症处理可见病情好转。 乳癖(乳房纤维腺瘤)多见于20~3 0岁妇女。肿块形似丸卵,常发生于-侧,一般小者如樱桃,大者如杏,表面坚实,边界清楚,能活动,可推移。病程进展缓慢,较长时间变化不大。在诊断不清时,可作活捡以确诊 类证鉴别 乳痨(乳房结核) 好发于20~40岁。肿块可一个或数个,质坚实,边界不清,可和皮肤粘连,成脓时变软摹部分患者有结核病史。成脓溃破后形成瘘管,经久不愈。 慢性炎症性肿块 多见于中年妇女,常有乳痈急性炎症发作史,乳房有肿块与皮肤粘连,色微红或无明显改变,轻度疼痛及压痛。 内治 外治 临床治疗 辨证施治 成药验方 情志郁结,肝脾损伤 冲任失调,月经不准 肝肾阴虚 火毒内蕴 气血两亏 初起 溃后 溃烂臭污 辩证施治 乳岩治疗古代以朱丹溪,陈实功等为代表,初期均以疏肝和脾,后期则以补养气血为主,不主张使用“行气破血。之品。我们认为乳岩的治疗,如病属早期,正气未衰,治则重在祛邪;若正气受损,则在祛邪的同时兼以扶正;如病之晚期,正气虚弱,不任攻伐,当以扶正为主,稍佐祛邪,这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 情志郁结,肝脾损伤 治宜疏肝解郁,健脾利湿,化痰散结,可使用逍遥散加南星,姜半夏、全瓜蒌等。心烦易怒,头晕目眩为肝火上升,加丹皮、山栀以清肝火。 冲任失调,月经不准 治宜调理冲任,二仙汤加减或逍遥散加鹿角,白芥子等温阳化痰。 肝肾阴虚 治宜知柏地黄汤加山慈菇、贝母,橘叶等化痰散结。 火毒内蕴 治宜请火解毒,龙胆泻肝汤加草河车,蜂房、全蝎等解毒抗癌。 气血两亏 治宜归脾汤或化岩汤加蜀羊泉等。化岩汤见于《疡医大全?乳岩门主论》,乳岩病至晚期,邪未去而正气日衰,身体瘦弱,大多表现为面色苍白、唇舌淡红,脉细无力等气血不足之证,故以人参,黄芪、白术,当归等益气以养血,即扶正祛邪,养正邪去之意,稍佐银花藤、白芥子、蜀羊泉,茜草根等以解毒化痰,即抗癌祛邪之意。总之本方是以补为主、祛邪为辅的法则。 成药验方 犀黄丸:每次1丸,1日2次,黄酒适量或温开水送服。 醒消丸:每次1丸,1日2次,黄酒适量送服。 小金丹:每次1~2丸,日服2次,黄酒适量送服。 以上各类药物,早,中,晚期均可选用。 初起 宜化痰散结,活血消肿,阿魏化痞膏外贴。 * 第五节 乳岩 一、掌握乳岩早期的特点,便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二、掌握与乳癖、乳腺增生病、乳痨、慢性炎症肿块的类证鉴别。 其特点是初起乳房肿块,质地坚硬,推之不移,溃后状似泛莲,似菜花。本病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子宫癌,占女性肿瘤的第二位。近年来,国内一些地方对乳癌作了普查,各地发病情况不同。世界各地也有明显差异。英国、荷兰,丹麦,美国和加拿大为乳癌的高发区,我国、日本等一些亚洲国家为相对低发地区。据国外文献报道,近10年来世界上每年乳癌的发病率大约增加1%,国内同样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发病年龄一般在40~60岁之间,绝经期的妇女发病较高,约占全部患者的75%,60岁以后又稍有下降。儿童也有患乳癌的.,国内曾有报导有六岁的,,最小的为三岁女孩。男子也有发生,但较少见,约占女性乳癌的1~2%。 乳癌的恶性程度虽高,但其发病部位在浅表,检查方法也较简单,只要提高警惕,就容易发现肿块。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获得比较好的疗效。所以广泛宣传防癌知识,开展普查等,对于早期发现与治疗,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历史沿革 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乳岩》中提出青年妇女也有乳岩发生和“阴极阳衰”的病因学说,同时还提出“早治得生”的早期诊治的思想。如说:“已嫁未嫁皆生”。“此毒阴极阳衰,奈虚阳结而与血无伤,安能散,故此血渗于心经,即生此疾。若未破可疗,已破即难治,捻之内如山岩,故名之,早治得生,若不治,内溃肉烂,见五脏而死。” 历史沿革 元·朱震享《丹溪心法?卷五·乳痈》中对乳岩病因和冶疗又有新的见解。如说:“忧怒郁闷,昕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遂成隐核,如大棋子,不痛不痒,数十年后,方为疮陷,名日妳岩。以其疮形嵌凹似岩穴也,不可治矣。若于始生之际,便能消释病根,使心清神安,然后施之治法,亦有可安之理。” 历史沿革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疡医?乳痈乳岩》

文档评论(0)

rewfdg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