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年第2期
中古汉语里的婉辞“起”
张 俊 之
(西南科技大学 文艺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摘 要:在中古时期,“起”因为经常与“如厕”连用,在语用需要和转喻机制的双重作用下产生了一个新
义———如厕,并作为婉辞流传下来。
关键词:中古汉语;起;婉辞;如厕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29(2015)02—0100—03
中古汉语在汉语史上是从上古汉语过渡到近代汉语的重要时期,方俗语词的大量使用是其重要特
点之一,“正是这些俚俗口语,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巨大差异,为俗语词研究和整
[1]357
个汉语史研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但是,其中一些字面普通而意义有别的俗语词至今并未得
到确诂,“起”即为其中一例。
首先看《世说新语》中的一个例子:
(1)谢万在兄前,欲起索便器。于时阮思旷在坐,曰:“新出门户,笃而无礼。”(《简傲》)
[2]59
《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 是不可多得的中古汉语口语材料,也是最早
引起学界重视、目前研究最为充分的著作之一。历代笺注本很多,但未有注“起”字者。张永言《世说新
[3]334 [4]343
语辞典》 张万起《世说新语词典》 于“起”下分别列九、十二个义项,均未举上例。或许诸家认为
其中的“起”就是常见的“起身”义。对“欲起索便器”的翻译,各家大同小异,如柳世镇、刘开骅译为“想
[5]644 [6]768 [7]367
起身要便壶”, 张万起、刘尚慈译为“想起身找便器”, 张为之译为“要起身索取夜壶”, 都将
“起”译为“起身”,且将其与“索”理解为连动关系。如此,“欲”只是一种心理活动,则“起索”尚未付诸
行动,阮思旷何以得知并加以嘲讽呢?其实,此句当断作“欲起,索便器”,“欲”的管辖范围仅仅及“起”,
这样,谢万虽然还没有“起”,但“索便器”已然成为事实,故引来阮的嘲笑。谢为何要“索便器”?乃是为
“起”。这里的“起”是“如厕(解便)”之意,全句当译为“想如厕(解便),于是寻找便器”。
“起”的“如厕”义是中古新产生的意义,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的杂帖中亦有用例:
(
2)吾昨得一日一起,腹中极调适,无所为忧,但顾情不可言耳。(王羲之帖,《全晋文》卷25)
(3)忽动小行多,昼夜十三四起,所去多,又风不差,脚更肿,转欲书疏自不可已,惟绝叹于人理耳。
(王献之帖,《全晋文》卷27)
如果“起”为一般意义上的“从坐卧之处起身”,那么“一日一起”与“腹中极调适”有什么关系?当
指一天上厕所一次,此为身体状况良好的表现。“忽动小行多”为正确解释“起”提供了很好的语境:在
中古汉语中,“动”有“疾病发作”之义,二王杂帖中有“动疾”“动气”“动散”等,均用其义;“小行”指小
收稿日期:2014-12-20
作者简介:张俊之(1968-),男,四川广元人,文学博士,西南科技大学文艺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史。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编号:11YJA740117)、四川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编号:
SC14A033)、西南科技大学博士基金项目(编号:14sx7107)中期成果之一。
·100 ·
便。“忽动小行多”是说忽然患上了小便多的疾病,具体表现为“昼夜十三四起”,“起”显然是“如厕”之
义。中古末期的隋代仍见用例:
(4)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故谓之为淋。其状:小便出少、起数,
小腹弦急,痛引于脐。(巢元方《诸病源候总论 ·淋病诸候 ·诸淋》)
“起数”犹言频繁地上厕所,此正是“淋”病“小便数”的表现。
“起”何以有“如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