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魏晋古墓砖画的鹰猎图像小考.pdfVIP

丝绸之路魏晋古墓砖画的鹰猎图像小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丝绸之路魏晋古墓砖画的鹰猎图像小考 李重申(兰州理工大学丝绸之路文化研究所) 摘要 本文借助于考古学、文化学和体育学的理论基础,对丝绸之路魏晋墓葬彩绘砖画的鹰猎图像进 行探讨和研究,考述了鹰猎活动的地域性、民族性和竞技性,以及鹰猎与习射练武、军事训练、武 术、舞蹈、戏曲之关系等,以便更深入地对魏晋墓葬砖画进行人文反思。从而展示画像砖的迷人风 采和价值。 关键词:鹰猎;彩绘砖画;游牧 一、前言 魏晋画像砖是古代嵌砌在墓室上的一种彩绘图像砖,它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是汉魏以 来流行的一种丧葬习俗。这一事实,因魏晋彩绘砖画的大量出土而得以印证。画像砖的题材主要是 神话与祥瑞,还有生产活动、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百态。如宴乐、狩猎、网鹰、驿传、舞蹈、百戏、’ 博戏等等。其中鹰猎画像尤其多见,内容十分丰富。这无疑为我们认识魏晋时期游牧民族的生活习 俗,了解当时养鹰、训鹰、鹰猎、贩鹰等社会时尚现象。 鹰猎早在我国周代和春秋时期就有了,《诗经·小雅·巧言》载:“跃跃野兔,遇犬获之。”据说, 当李斯丞相将要被处死时,就曾经谈到过他所珍爱的一只灰色的苍鹰。秦汉以来,更有臂鹰牵狗以 为乐的记载。宫中苑囿皆蓄鹰。汉灵帝“数微行,出幸苑囿,观鹰犬之执,极椠游之荒”u7公元5—6 世纪时,汉人和胡人的集居之地敦煌、河西一带,人们普遍喜爱放鹰走狗。兔子也是汉魏时期的主 要食品,有“免斯首,焦之燔之”之说。在我国汉魏的画像砖疱厨画面中,有供烹饪用的兔。 唐代专设“鹰坊”。宫廷上下网鹰、驯鹰、贩鹰、献鹰十分风行。在唐朝,这种驯鹰、狩猎活动 的风气更加炽盛。例如唐太宗和唐玄宗就是醉心于放鹰走狗的典范。皇宫中的大鹰坊紧邻狗坊,鹰 坊里养四种猎鹰,其中最珍贵的是金雕。当时的西部边陲地区,专13t)11练优秀的猎鹰作为贡品献给 皇帝。 从丝绸之路的长安、敦煌、酒泉、新疆等地区先后考古出土的墓葬壁画、文献及石窟壁画中都 有许多关于古代网鹰的资料。例如,1971年发掘陕西乾县章怀太子墓时,在墓道东壁绘有一幅狩猎 出行图,系由四十余个骑马猎者,带有鹰豹出外狩猎。1971年在陕西乾县韩家堡村懿德太子墓道发 掘中,在第二过洞的东、西壁绘有架鹰图三幅,壁画高201厘米、宽363厘米。1953年在陕西咸阳 作者简介:李重申,男,教授,上海人,研究方向体育史、丝绸之路体育文化 117李延寿,《北史·后妃上》第495页,中华书局,1972年版。 198 市底张湾万泉县主薛氏墓,前甬道上也发现绘有一幅架鹰图。1991年,西安市灞桥区唐全乡县主墓 中出土了一批骑马狩猎俑,其中有骑马架鹰的狩猎者。敦煌莫高窟唐代第85窟窟顶东坡,绘有一幅 架鹰出猎图。1979年,在甘肃嘉峪关魏晋墓中发现了更为丰富的彩绘鹰猎砖画。新疆阿斯塔那的墓 葬中也曾发现鹰猎的壁画。另外,在北方的辽墓中也有鹰猎图像的发现。 本文是依据考古发现的有关丝绸之路上的河西一带魏晋古墓中出土的鹰猎彩绘砖画进行全面探 究,并与历史文化背景进行联系,着力通过对训鹰图像的分析,从一个特殊的视角来诠释鹰猎的悠 久历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特点,鹰猎与军事训练骑射之关系,鹰猎向竞技性发展的轨迹以及武术中 的鹰拳、舞蹈草原雄鹰、戏曲身段中的大鹏展翅,还有体育中的翻腾动作等,以使人们对古代竞技 体育雏型的演变有所了解和认识。 二、河西嘉峪关墓葬彩绘鹰猎砖画的调查 自古以来,河西地区的游牧民族就喜好弯弓骑射,早在黑山地区的岩画中,就刻有不少狩猎的 场面,这说明集居于这一带的民族有着悠久的狩猎传统。另外,河西位于西部边陲,邻毗西域各国, 战争连绵不断,所以狩猎也是当地驻军练兵习射的一种重要军事手段。 在魏晋古墓彩绘画像砖中,有大量狩猎生活的描绘,考古发现嘉峪关墓葬彩绘砖画中表现狩猎 的画面形式多样,其中有射猎、鹰猎、犬猎,还有矛刺猎等。有徒步狩猎,也有骑乘狩猎;有单骑 狩猎,也有结伴围猎。本文着重对驯鹰狩猎进行研讨。 嘉峪关新城l号墓前室西壁北侧有一幅《鹰犬狩猎图》,编号为27。画面是三名猎者,一人放 鹰追逐猎物,第二人右臂架鹰,正欲放飞,第三人正放出三犬追逐逃兽。 嘉峪关新城4号魏晋墓前室西壁,绘有一幅《鹰猎图》,编号为40。画面表现两名猎人在奔跑, 其中1名猎人手持鹰架,放鹰飞捕逃兽。 嘉峪关新城5号墓绘有三幅鹰猎图。其中第一幅为前室北壁西侧的《驯鹰狩猎图》,编号为

文档评论(0)

whl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