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铅蹬圆规鳃
tj口
lI
J 口杨 红
敲
虏哆
早期校园话剧
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意义
谓“校园话剧”.是指学生在校园内组织的话剧演出 教会学校的演出虽然因外语对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观
活动,也称“学生演剧”。20世纪初,它曾是中国话剧 众对剧情的理解,但却有开风气之先的意义。因为在中国传
所 的一个重要源头.对中国现代话剧的发生和发展具 统观念中.优(艺人)与娼并列,均被认为是下流之辈。而学校
有不可忽视的推动性作用。在影视业发达而话剧却普遍低迷 堂而皇之地提倡学生演剧.让良家子弟登台演出.颇有利于
的今天.校园仍是话剧得以保存、发展的重要堡垒。诚如董健 开通风气。渐渐地,上海其他各类学校也步教会学校后尘。在
先生所言.“校园对于话剧乃至整个中国戏剧都有不可替代 圣诞、校庆、赈灾募捐等各种聚会场合,流行起了以演剧助兴
的重要作用。甚至可以说.这里是中国戏剧复兴的地方。”①女口 的做法.学生演剧渐渐蔚成风气。当时除演出现成的剧目外,
果此说可以成立.那么早期的校园话剧呢?它在中国现代话 也编演新创的剧目.并逐步用自己的语言如上海方言取代了
剧史上又扮演过怎样的角色?对今天的戏剧又有怎样的启 外语。如1900年底,上海南洋公学推出了以“戊戌变法”为题
示?梳理其历史脉络,总结其成就和意义,甚至考量它在中国 材的剧目《六君子》,为师生喜欢;同年上海育才学堂以八国
现代话剧史上所居位置.不仅有助于提高人们对校园话剧的 联军进京和江西教案为素材编演了新剧.反应也特别强烈。
认识.推进当今校园话剧的发展.而且能够让中国现代话剧 上海各类学校群起演剧.此种风气不久便波及到了广州、香
运动的历史过程变得更完整、更丰富.中国话剧艺术的不断 港、苏州、杭州、天津等地。在19世纪末的学校演剧中,许多走
提升和丰富.需要这样的历史链接。 到台上的参加者后来成为了中国早期话剧的拓荒者.如曾在
一、早期校园话剧推动了中国现代话剧的诞生 南洋公学演过戏的李叔同.到目本留学后组织了中国的第一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侨民开始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兴 个话剧团体春柳社。上海育才学校学生、校园戏剧的积极分子
办教会学校,培养中国的天主教、基督教信徒。教会学校沿用 汪优游.后来成为中国早期戏剧活动家、著名演员。此外,王钟
了国外的教学内容、方法和体制.其中一种方法就是设置“形 声、朱双云等早期话剧活动家也都是从19世纪末的学校演剧
象艺术教学”.将圣经故事编成剧本,或直接选用世界名剧, 中成长起来的。更重要的是.早期校园剧刷新了一个时代的价
让学生们用英语或法语排练.有点类似今天在校园流行的 值观.对保守的社会心理形成了巨大冲击。经过校园剧场的熏
“课本剧”。每到圣诞节、复活节、校庆纪念日、游艺会等节日, 陶.市民阶层最先被培养起了对“新剧”(当时称谓)的认识,由
学生们就把平日排演的剧目拿到外面公演.校园剧、课本剧 排斥、抵触、新鲜、好奇,到逐渐接受了校园剧。由此可说,在
于是开始走向社会。据朱双云《新剧史》记载。1899年圣诞节。发生学意义上.19世纪末的学校演剧为中国话剧准备了观
上海圣约翰书院就有这类演剧。同时.上海徐汇公学效仿其 众.为西洋剧的登陆建好了“码头”。并锻炼了中国最早的话
做法。也于同年公开演剧。这两台小小的演出悄悄地拉开了 剧队伍。
中国校园话剧的序幕。也拉开了中国话剧的序幕。 1906年.一群海外留学生的演剧直接推进中国现代话剧
但这却又是特殊环境中秧歌剧无可奈 性的理解.因为这毕竟是特殊的时代与 ⑥中瘵秧歌队。解放日报)1944年
何的选择。因此面对已成历史的秧歌 政治赋予它的宿命。 3月7日。
剧.我们应更多关注它的时代意义与思 ⑦李渡:《黄土高坡闹秧歌》,艾克恩缟
想意义而不应对其过多责难与抱怨:应 注释: ‘延安文艺回忆录第210页,中国社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