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战国)丝织品的降解特征初探.pdf
第20卷第3期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V01.20。No.3
2008年8月 SCrENCESOFCONSERVATIONANDARCHAEOLOGY
Aug,2008
文章编号:1005—1538(2008)03一OOOl一05
·研究论文·
古代(战国)丝织品的降解特征初探
刘秋香2,吴顺清1,赵宇2,方北松1,李梅英2,牛菲2,莫少波2,童 华“,胡继明2
(1.荆州文物保护中心,湖北荆州434020;2.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为深入了解研究古丝绸的降解特征,对新鲜丝绸和古丝绸进行对比研究,采用了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
光谱仪、x一射线衍射仪、差热分析仪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从宏观到微观对古丝织品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
分析。结果表明,古代丝绸在复杂的地下环境下,受酸、碱、盐和微生物的综合作用,丝绸的宏观形貌、分子结构发
生了明显变化。古丝绸的质地也不再有蚕茧那么致密均匀,丝蛋白的构像发生了变化,肽键断裂,碳碳键断裂,结
晶度变小,热稳定性变差,使之失去了原有的强度。了解这些降解特征对采取正确的保存保护古丝绸具有重要的
意义。
关键词:古代丝织品;现代仪器分析方法;降解特征
中图分类号:K876.9文献标识码:A
保护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既要了解丝织品老化过程
’0引言
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又要选择适当的保护方法。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从事养蚕织丝的国家,以丝 人在该领域的研究多为表观性的物理化学参数的表
绸古国而著称于世。丝织品是由蚕丝加工而成,蚕 征,但对超微结构以及分子水平组分的变化则报道
丝是一种天然蛋白质纤维,是由蚕体内绢丝腺分泌 不多。本工作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分析、红外光
出的丝液凝固而成,主要含有丝素(约占72%一 谱分析、x一射线衍射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对古代丝
81%)、丝胶(约占19%一28%)及少量其他物质织品的降解特征做了系统研究。分析了导致丝织品
(蜡类物质、糖类物质、色素及无机物等,约占3%)。 文物糟朽老化的降解原因,并从分子组分及分子构
丝素、丝胶蛋白质中的主要氨基酸为甘氨酸、丙氨 像水平解释了多种因素的协同降解机制。
酸、丝氨酸和酪氨酸等…。
1 实验材料和分析方法
由于丝织品本身的材料属性决定了它的“弱
质”、易损、极容易在氧气和水解作用下发生变质, 1.1实验材料和仪器
严重影响其保藏的时间限度和质鼍,许多精美的丝 战国时期的丝绸(荆州文物保护中心)、新鲜蚕
织品在考古发掘出土时,就已很残破,对珍贵文物的
保护极为不利。因而对流传下来的古代丝织品的损
毁机理和保护方法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李 线衍射仪(RIGAKU公司)、DiamondTG/DTA型差
玲等心。对古代丝绸的老化和保护做了研究;杨建洲 热分析仪(PerkinElmer公司)。
等【30从酸、碱、盐、光、热、温度、湿度、空气等因素对 1.2分析方法
古代丝绸老化原因做了研究;张晓梅【41等利用扫描 1.2.1扫描电子显微镜可对丝织品表面纤维在
电镜对古代丝织品的老化进行了研究;Verdu等bo高放大倍数下进行形貌分析。从形貌的变化来了解
对一些丝织品加固剂的耐老化性能进行了系统、详 丝织品的降解情况。
细的研究。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丝绸老化和 1.2.2红外光谱分析了解因老化而导致的丝织
收稿日期:2007—05—10;修网日期:2007—08—13
基会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课题(2006BA92080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