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_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
第六章 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 0座机电话号码5陈春玉 第四节 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一、溶酶体 溶酶体:Lysosome,由单层膜围绕、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类的囊泡状细胞器。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内的消化和保护作用。 1、溶酶体的形态结构 1949年,Christian de Duve 和他的同事在研究亚细胞组分时发现了溶酶体,1955年,de Duve与Novikoff首次用电子显微镜证明了溶酶体的存在。 溶酶体是一种异质性 heterogeneous 的细胞器, 不同来源的溶酶体形态、大小, 甚至所含有酶的种类都有很大的不同。溶酶体呈小球状, 大小变化很大,直径一般0.25~0.8μm,最大的可超过1μm,最小的直径只有25~50nm。 溶酶体存在于所有的原生动物与多细胞动物,少数细胞如哺乳动物红细胞除外,植物有类似的液泡和圆球体。 2、溶酶体膜的稳定性 由于溶酶体中含有各种不同的水解酶类,所以溶酶体在生活细胞中必须是高度稳定的。溶酶体的稳定性与其膜的结构组成有关: 溶酶体膜中嵌有质子运输泵 H+-ATPase 和Cl-离子通道蛋白,维持溶酶体内部的酸性环境 pH约为4.6~4.8 。 溶酶体膜含有各种不同酸性的、高度糖基化膜整合蛋白, 防止自身膜蛋白的降解。 溶酶体膜含有较高的胆固醇, 促进了膜结构的稳定。 3、溶酶体的酶类 溶酶体内含有60多种酶类,多数为可溶性的酶,少数整合于膜上,最适pH值是5.0,故均为酸性水解酶 acid hydrolases 。 酸性磷酸酶是溶酶体的标志酶 包括∶蛋白酶、核酸酶、脂酶、糖苷酶等 4、溶酶体的类型 根据溶酶体处于完成其生理功能的不同阶段分:初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残余体 初级溶酶体 primary lysosome 刚刚从反面高尔基体形成的小囊泡, 仅含有水解酶类,但无作用底物,外面只有一层单位膜,其中的酶处于非活性状态。 次级溶酶体 secondary lysosome 初级溶酶体与细胞内的自噬泡或异噬泡、胞饮泡或吞噬泡融合形成的复合体,有水解酶和相应的底物,是一种将要或正在进行消化作用的溶酶体。 根据所消化的物质来源不同, 分为自噬性溶酶体、异噬性溶酶体。 自噬性溶酶体:作用底物是内源性的,即细胞内的蜕变、破损的某些细胞器或局部细胞质 异噬性溶酶体:它的作用底物是外源性的, 即细胞经吞噬、胞饮作用所摄入的胞外物质 残余体(residual lysosome) 未被消化的物质残余在溶酶体中形成残余小体或后溶酶体,以胞吐外排。也可能留在细胞内逐年增多,如表皮细胞的老年斑,肝细胞的脂褐质 5、溶酶体的发生 甘露糖-6-磷酸途径 mannose 6-phosphate sorting pathway :溶酶体的酶类在内质网上起始合成, 跨膜进入内质网的腔, 在顺面高尔基体带上甘露糖6-磷酸标记后在高尔基体反面网络形成溶酶体分泌小泡, 最后还要通过脱磷酸才成为成熟的溶酶体 。 ①溶酶体酶蛋白的M6P标记 糖基化:粗面内质网进行N-连接糖基化, 经加工后形成带有8个甘露糖残基和2个N-乙酰葡萄糖胺残基的糖蛋白转运到高尔基体 磷酸化:高尔基体 ②溶酶体酶的M6P分选途径 6、溶酶体的功能 溶酶体的主要功能是消化作用。其消化底物的来源有三种途径: ①自体吞噬 autophagy , 吞噬的是细胞内原有的物质; ② 通过吞噬形成的吞噬体 phagosome 提供的有害物质; ③通过内吞作用 endocytosis 提供的营养物质。 ①消化和防御功能 吞噬作用:phagocytosis,外来的有害物质被吞入细胞后, 即形成由膜包裹的吞噬小体 phagosome , 初级溶酶体很快同吞噬体融合形成次级溶酶体,为异噬性溶酶体 吞噬细胞:巨噬细胞 macrophages 和中性粒细胞 neutrophils 保护防御、获取营养及衰老的、进入编程死亡的细胞的吞噬 ②在细胞器更新中的作用 自噬作用:autophagy清除降解细胞内受损伤的细胞结构、衰老的细胞器、以及不再需要的生物大分子等 吞噬过程:被吞噬的细胞器和生物大分子先要被内质网的膜包裹起来形成自噬泡 autophagic vacuole , 然后与初级溶酶体融合形成次级溶酶体, 即自噬性的溶酶体 饥饿、老化 ③在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自溶作用:autolysis,细胞的自我毁灭 cellular self-destruction , 即溶酶体将酶释放出来将自身细胞降解。 昆虫变态、青蛙发育、骨骼形成、乳腺退化 ④在受精过程中的作用 细胞外消化:extracellular digestion,将水解酶释放到细胞外消化细胞外物质 。 7、溶酶体与疾病 储积病:台—萨氏病,溶酶体缺氨基己糖酯酶,积神经节苷脂,致精神呆滞,死亡。 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