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冲绳海槽构造地质特征及形成演化研究 Tectonics and Evolution of the Okinawa Trough 尚鲁宁 张训华 研究员 学术学位 海洋地质 大陆边缘与盆地分析 2014 5 31 万方数据 谨以此文,献给中国海洋大学和青岛海洋地质研 究所的老师、同学和朋友们。 ——尚鲁宁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冲绳海槽构造地质特征及形成演化研究 摘 要 冲绳海槽是张裂于东亚大陆边缘的弧后盆地,以其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强 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复杂的地球动力学过程以及伴随经济社会发展而日益显现 出的资源环境效应而备受关注。本文依托973 项目,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开 展相关研究,目的在于揭示冲绳海槽深浅部构造地质特征和形成演化过程,为维 护国家海洋权益和满足国家资源需求提供技术支持。 全面收集和整理了冲绳海槽及邻区的重力、磁力、地震和区域地质资料,在 此基础上,开展冲绳海槽及邻区的深浅部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研究。对重磁异常 首先进行了定性描述和解释,然后采用向上延拓、方向导数计算等方法分别研究 了深、浅部构造,计算了莫霍面埋深,并对浅部断裂和岩浆岩分布进行了推断。 以大量多道反射地震资料为基础,开展地震地层学和构造学研究。根据地震剖面 解释的结果,查明了地层和局部构造发育状况,对主要构造单元的特征和属性进 行了阐述,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绘了新的构造刚要图。重建了冲绳海槽 不同部分的构造演化历程,并探讨了其可能的控制因素。 作为半深水弧后盆地,冲绳海槽具有较高的空间重力异常和布格重力异常, 暗示了其深部存在高密度地幔物质的上涌。东海ΔT 磁异常和化极磁异常具有东 西分带,南北分块的特征,磁异常走向和分布与菲律宾海盆存在显著不同,琉球 岛弧和冲绳海槽的磁异常分布受到菲律宾海板块俯冲的显著影响。 布格重力异常分区上延的结果较好地反映了研究区深部构造特征,莫霍面深 度计算结果表明冲绳海槽之是介于东海陆架和琉球岛弧之间的莫霍面隆起区,其 埋深与水深呈镜像对称关系。南部莫霍面埋藏较浅,约14-18km;中部约18-24km; 北部普遍大于24km 。以重磁定性解释及方向导数的计算结果为基础,对冲绳海 槽及邻区断裂带和火成岩分布进行了解释和推断,认为规模较大的 NW 向断裂 带可能由多条雁列状的断层组成,东段随海槽走向的变化自北向南由 NWW 向 为主逐渐变为以NNW 向为主,而在东海陆架区则变化不大,近平行展布,体现 了东海构造演化过程中构造应力场的迁移。海槽东侧、轴部、西侧槽底及东海陆 架东缘存在多条不连续的岩浆岩带。 地震地层学研究表明,冲绳海槽基底之上发育了中新统-第四系沉积地层。
万方数据 海槽不同地区地层发育状况不同,中-北部存在较厚的中新统和上新统地层,而 南部以第四系地层为主,仅局部残留了较薄的上新统和中新统。海槽内发育大量 断裂、火成岩体、海底峡谷和埋藏海底峡谷,是海槽形成演化过程中和现今强烈 构造运动的体现。龙王构造带是位于陆架东缘至槽底西侧不连续的基底隆起,分 隔了西侧的陆架前缘坳陷和东侧的冲绳海槽盆地,在断块和岩浆共同作用下形 成,具有残留弧的性质,向南与钓鱼岛隆褶带的主体部分共同终止于鱼山-久米 断裂带附近。鱼山-久米断裂带以南的陆架边缘至冲绳海槽槽底西侧存在棉花构 造带,包含了上新世-第四纪岩浆岩以及逐渐隐没的钓鱼岛隆褶带南段。 综合重磁反演计算、折射/广角反射地震探测、岩浆作用等研究成果,认为 冲绳海槽地壳已发生了明显减薄并夹杂了来自地幔的基性、超基性物质,大部分 地区属于“洋-陆混合型地壳” ,但南段局部已出现了新生洋壳,开展进一步的调 查工作将有助于确定其位置。 冲绳海槽构造演化史的研究认为,以鱼山-久米断裂带为界,海槽中-北段和 南段形成时代和演化过程存在差异。中-北段的张裂始于中中新世陆架前缘坳陷 的裂陷,后于晚中新世向东跃迁至海槽并持续至今。海槽南段的初始裂陷始于晚 中新世,但在上新世出现停滞并发生区域沉降,上新世末-更新世初的隆升剥蚀 之后开始了快速裂陷,现今局部已进入扩张阶段。分析认为,琉球俯冲带的南北 差异、台湾碰撞造山作用以及加瓜海台的俯冲拼贴共同构成了冲绳海槽南、北演 化时空差异的主控机制。 关键词:冲绳海槽;构造;演化;重磁反演;地震解释;地壳性质 万方数据 Tectonics and Evolution of the Okinawa Trough Abstract As a backarc basin rifted o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Eurasian plate, the Okinawa Trough is conspicuous because of 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