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连续谱光源应用系列(一)——表面等离子体.docVIP

超连续谱光源应用系列(一)——表面等离子体.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连续谱光源应用系列(一)——表面等离子体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zations, SPPs)是一种沿导体和电介质分界表面传播的特殊表面电磁波,其振幅随着离分界面的距离的增大而成指数衰减,它能被电子也能被光激发。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technology,SPR)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应用SPR原理检测生物传感芯片(biosensor chip)上配位体与分析物作用的一种新技术。 发展简史 1902年,Wood在光学实验中发现SPR现象 1941年,Fano解释了SPR现象 1971年,Kretschmann为SPR传感器结构奠定了基础 1983年,Liedberg将SPR用于IgG与其抗原的反应测定 1987年,Knoll等人开始SPR成像研究 1990年,Biacore AB公司开发出首台商品化SPR仪器 表面等离子共振原理 光在棱镜与金属膜表面上发生全反射现象时,会形成消逝波进入到光疏介质中,而在介质(假设为金属介质)中又存在一定的等离子波。当两波相遇时可能会发生共振。当消逝波与表面等离子波发生共振时,检测到的反射光强会大幅度地减弱。能量从光子转移到表面等离子,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被表面等离子波吸收,使得反射光的能量急剧减少。可以从反射光强的响应曲线看到一个最小的尖峰,此时对应的入射光波长为共振波长,对应的入射角为SPR角。SPR角随金表面折射率变化而变化,而折射率的变化又与金表面结合的分子质量成正比。这就是SPR对物质结合检测的基本原理。 SPR用途简介 实时分析,简便快捷地监测DNA与蛋白质之间、蛋白质分子之间以及药物—蛋白质、核酸—核酸、抗原—抗体、受体—配体等等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生命科学、医疗检测、药物筛选、食品检测、环境监测、毒品检测、法医鉴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 超连续谱是指超短脉冲在非线性介质中传输时,由于介质的非线性效应及色散效应的共同作用,导致脉冲的光谱被极大的加宽,使光谱的宽度远远大于入射光脉冲的宽度。 超连续谱光源具有普通白光光源和单色激光光源两者的优点,可以输出光谱宽度覆盖400~2400nm,而同时又保持了激光光源相干性好、亮度高的优点。 以超连续谱光源为光源,对基于SPPs共振的衰减全反射进行研究有很大的优点:一是通过精确选择入射波长,使SPPs产生的衰减全反射共振深度最大,即使金属薄膜厚度等参数有所偏差时,仍能通过调整使系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二是可以同时进行多波长工作,保持系统条件的一致性,可以满足许多特殊的测量工作;三是可以通过反射光强测量,光谱测量以及相位检测等多种原理反应SPPs共振效应,具有既能保证测试精度,又可以在同一系统中从多方面反映SPPs共振特性的优点。 目前北京拓普光研在超连续谱光源应用方面做了诸多工作,超连续谱光源在诸多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前景十分看好。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