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音——浅谈“笙”乐的沿革与发展.pdfVIP

“笙”音——浅谈“笙”乐的沿革与发展.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笙”音——浅谈“笙”乐的沿革与发展.pdf

‘‘ ”盘 和谐 笙 日 ——浅谈“笙乐的沿革与发展 付传利1秦琴2 (三峡大学艺术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中图分类号:J5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3-2738(2011)10_0287-02 摘要:笙起始于殷商时代,在这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历经沧桑,出现过令人瞩目的改革创新的新局面.也出现过由盛而衰萧条冷落的过程,一直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的指引下,笙乐艺术才枯木逢春,逐渐繁荣发展起来。 关键词:沿革;“笙”乐;发展;新生 笙者,属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最早与竿并肩成长, 。滥竽 关于笙在我国历史中的沿革,从现存文献记载来看,笙用于乐队 充数”的故事告诉了我们竽这件乐器的兴盛,但由于竽这件乐器的音 是在周朝。西周灭殷以后,我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社会生产力 量较小,也由于它的演奏限制,逐渐就不在流行了。而笙能吹能吸, 不断发展,社会活动逐渐频繁,政治制度也在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周 既能演奏清晰优美的单音,又能演奏饱满有力的和声,这也是吹管乐 公旦制礼作乐,大倡文治。从Ⅸ周礼》记载,周朝已近具有较为完备 器中得天独厚的。新中国成立后,一批立志于民族乐器改良的专家 的乐队,其分为四种:君王的富悬,诸侯的轩悬,判悬,特悬。笙在 们,呕心沥血,不惧艰辛,从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可喜成绩,从而 乐队轩悬和特悬中都有运用。到了先秦时期,其制造的水平已经达到 使笙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相继出现了多种多样,具有较好演奏性能 一定的水平,而且多种多样,有大、中、小之分。在当时宫廷乐队中 的改良笙。并将其搬进了高等学府的大门。 占有重要的地位,处于领奏.主奏的位置,秦汉时期,笙成了“相和 一、笙的历史沿革 歌”的伴奏乐器。隋唐时期,西域音乐盛行,对中原音乐文化的发展 笙,早在公元前1401年——公元前1122年,殷代的甲骨文中就 影响甚大,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当时传入宫廷的音乐,乐队的 有记载, (河南南阳的殷墟中曾有发现)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组合形式有七种,其中龟兹乐,西凉乐中都有用的笙,在燕乐,法曲 Ⅸ尔雅·释乐》中有“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 ;我国第一部诗 中也有笙的运用。宋代后,其用途越来越广泛,在细乐,和清乐的组 歌总集《诗经》中亦有“鼓瑟吹笙,吹笙鼓簧”等诗句;较为详细描 合中笙都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到了明清时期,笙便成了丝竹乐和鼓吹 述的应从宋代元丰三年, (公元1080年),杨杰对笙的描述,明代崇乐的常用乐器。 祯元年(公元1528年)刊行的《文庙礼乐全书》中已有全面的记载了 笙的簧管数有多有少, 《尔雅》、 《说文》、 《唐书》、 《隋 笙图,笙的音位和笙谱,并在笙谱上标记有和声。我国古代笙是以野 书》, Ⅸ宋书》、 g宋史》中都有十三至十九簧之说。在宋代宫廷 生植物一匏(葫芦)作为笙斗的,因而,被古人列为匏类乐器。 “值 中也曾出现过二十几簧的竽和笙。直到新中国成立,笙的簧管数也 十七管于匏中已为笙”管之下端,接紫檀木,为管本。管本窍其中, 多为十七簧,十四簧方笙等等,五十年代初, “香玉剧社”的乐队 削斜面以安簧,簧面之一段,点之蜂蜡。管里侧开长方形孔,为出音 首先使用了十四簧方笙,当时很受欢迎并得以普及。从而使得十四 孔,外侧开圆孔,为气孔,音有高低,以簧片的厚薄长短,簧片顶端 管方笙成为河南地方戏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乐器。五十年代后, 点蜂蜡之轻重,以及出音孔之高下为准。它既能够吹奏清晰优美的单 相继出现了大量的改革笙,如二十一簧,二十四簧,二十六簧笙, 音,又能演奏饱满有力的和声。由此可见,笙为中国自古发明的复音 三十二,三十六,三十七簧加键笙,以及三十六簧键笙,抱笙,以及 乐器,其历史悠久,构造科学,形状也是别致精美。 排笙等等,弥补了原来十四管方笙的缺陷,并且能够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