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组织匀浆传感器.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豆组织匀浆传感器.pdf

第37卷 分析化学(FENXIHUAXUE) 增刊 2009年lO月 ChineseJounml E136 ofAnaly廿calChemistry 土豆组织匀浆传感器 陈巍林单丹薛怀国‘ (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扬州225002) 组织传感器是利用天然组织中酶的催化作用,制备成的生物传感器。最早提出组织传感器的是 近年来ErhanDinckaya等利用组织匀浆来代替组织切片,从而克服了传统的组织传感器的一些缺陷: ①传统植物组织切片只能在4℃保存,组织匀浆在_20℃下保存,从而避免了活性物质的流失,提高 了传感器的稳定性。②切片较厚,匀浆可以做出较薄的生物膜,提高传感器的响应时间。③切片不均 匀,匀浆可以均匀的成膜,改变组织传感器重现性的问题。在组织匀浆传感器的制备中,固定组织匀 浆的载体也是非常重要的。纳米碳酸钙的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催化效率高、生物兼容性强,在 水中容易团聚形成一定的孔径和隧道结构。壳聚糖(Chitosan)是甲壳素的主要衍生物,是由甲壳素经 脱乙酰基(一般达55%以上)后得到的一种生物学特性优良的高分子氨基多糖。我们曾经采用纳米碳 酸钙和壳聚糖的复合材料制备了黄嘌呤传感器、葡萄糖传感器、酚传感器等。鉴于这种载体材料性能 优良,本文进一步采用该材料制备土豆组织匀浆传感器,并研究该传感器对酚的响应。 将土豆洗净、研磨、离心取上清液即可 得到组织匀浆。将其与纳米碳酸钙和壳聚糖 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制得组织匀浆生物传感 器,研究传感器的电化学响应性质特性。传 感器使用的最佳温度是25℃,工作电位是 -o.2V,溶液pH是6.0。图l是在最优条件 下传感器的校正曲线,由图可知,组织电极 对儿茶酚溶液浓度响应的线性范围是 9.99×10‘8~1.376×104mol/L偿皂性相关系 数为0.994)。按照信噪比3:l计算得到该组 图 mol/L。根 织匀浆传感器的检测下限5x10-9 1最佳条件下土豆匀浆组织传感器的校正曲线 据图1中最大响应电流的一半计算得到固 定组织中多酚氧化酶的米氏常数为0.042mmol/(Ldm3)。实验表明该组织传感器具有优异的分析检测性 能:灵敏度高、响应快、线性范围广、稳定性好,这表明纳米碳酸钙和壳聚糖杂化材料能为组织匀浆 提供良好的微环境,很好地保持了组织中多酚氧化酶的生物活性。 Refell-elllCl咚 吴礼光,刘茉娥等.化学进展,1995,(7):287--301 SuellenC K F,SallyM.Ta/anta,2009:(79):222,--228 MustafaK S,EthanDinckaya.Ta/anta,2003,(59):545-.-551 Shan M HGBiosensors D,ZhuJ’Xue andBioelectronics,2007,(22):1612-1617 Shan MJ.Biasensom D,Zhu andBioectronics,211117,(23):548-654 +E-mail:chhgxue@ya.幽.m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土豆组织匀浆传感器 作者: 陈巍林, 单丹, 薛怀国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扬州,225002 刊名: 分析化学 英文刊名: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年,卷(期): 2009,37(z1) 参考文献(5条) 1.吴礼光;刘茉娥 查看详情 1995(07) 2.Suellen C F;Sally K M 查看详情 200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