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过8702倾角煤层.doc
?
过8702倾角煤层
?
“头低低,尾高高,斜坡立,三十度。矿工都是精明汉,艺高胆大不怕难。
单向割煤空机返,串头串尾有法办。下山坡急吊溜子,防止落道好方案。”
“石皑皑,炮隆隆,过空巷,顶陷落。矿工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煤壁低头迎支架,断层夹石等闲看。汗水浸衣骨更硬,干群一致渡险关。”
这是晋华宫矿综采一队一名善编串话的员工据《过雪山草地》窜改的歌词,最后一句是“同舟共济克艰险,安全生产高于天。”虽粗莽不文,却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综采一线区队在推采过程中所遭遇到的诸多困境和艰苦卓绝,同时也不失质朴地诉说出煤矿干部员工在随时可能面临的五大自然灾害前团结一致、遇难攻难逢险克险的乐观主义情怀。
?
一
回顾人类由来已久的采矿史,水、火、顶板、瓦斯这些紧密伴随采矿业相伴相生的自然灾害何曾远离,它们有时以单个面貌间断或不间断出现,有时以几种混搭方式集结而来,在复杂多变的地质构造条件下,不断考验着人们的意志和能力。
2014年 9月1日,在年初克服了工作面和上顺槽航多处冒顶区域、刚刚为11#号层307盘区西翼8707工作面画上完满句号的综采一队,转战同一煤层盘区东翼8702工作面。该面是显著的大倾角开采,头低尾高,首尾落差达40 米,最为明显的是工作面从溜头到60#架一段缓坡后,至90架处坡度陡变,紧急处达到25——30度。员工们用一句形象的比喻如此描述道:“坡上晃出一束灯,坡下照直入地宫。上坡攀柱扶缆槽,下坡当心倒栽葱。”有些夸张,但较为直观地表现出工作面大幅度倾斜的地貌地况。这对于首次接受倾角煤层开采任务的综采一队来说,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在推采伊始便劈面相逢。
首当其冲的是溜子容易窜头。为防止溜头过长、头尾搭接错位制约生产,他们在向别矿考察取经的基础上,针对溜头和转载机尾跌煤点过窄的状况,制定出上头实机道割煤不开壁口、下尾空机道返回尾部开小壁口、从尾向头推溜子的单向割煤工艺工序。这种做法暂时有效制止了溜子窜头,但没想到的是仅仅在经过一个月的正轨循环后,整部溜子竟逐渐掉头向尾上窜去,导致尾1#支架紧靠煤壁、抽排风筒塞不进后立柱引起上隅角范围内瓦斯高浓度积聚,真是危险万分。通风部门加紧在尾部设置了双重风障,但抽排风筒受挤压变形,吸风量大大减小,瓦斯时有超限的可能。这个180米长、由一部800/750型工作面运输机近122节溜槽和125台5300、5600型支架组成的倾角工作面费尽周折,不是头长尾短就是尾长头短,尽管采取了多种控制上移下窜的方法,依然像一条头尾有眼的双头蛇一样,窜来窜去,滑溜难捉。具体难点表现为:头长了转载机尾跌煤点不足30公分拉不出煤,一有大块就卡壳,靠人工用猴头锤击打那是最笨最费劲儿的办法,动不动就被迫停产;尾长了我们已经说过,就是挤风筒,而且头短了容易拉回煤造成溜子“憋死”引起断链;一段时期,因巷道不规则竟然是头长尾也长,万不得已打震动炮起过底,靠人工拓过帮,先后取过溜槽两节/次和一台支架,那都是非常耗时费力的事。
跟着困难走从来都是被动的,只有全方位进行安全风险预控,防患于未然,才能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这对区队管理者无疑是一种能力和水平的考验。队里召集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反复琢磨,决定将原来既定的长久推溜方案灵活改变为每一个班、甚至每割一刀头尾轮换推溜,责成跟班副队长密切监视搭接尺度,发现窜头下一刀立即改为从尾向头推溜,反之从头向尾推溜。可以说,历经4个月的开采过程,几乎整个是严控溜子窜来窜去的过程,他们像耍蛇人一般,玩耍着高超的手艺,推头推尾,调头调尾,怀着高度的敬业精神和戒备心理,最终达到一种“活耍”的境界,把这条“不听话的蛇”严格防控在相对理想的尺度内,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保持着工作面的艰难推进。
?
二
在永不见天日的地底下,矿工日复一日、昼复一昼的劳作不仅体现了这个特殊群体有别于其他行业的艰辛生存手段,似乎一提到“挖煤的人”,用矿工自己的话说,就是一伙黑眉洼脸、只知道整天戳笨苦的人,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事实上挖煤也没那么容易,那么多沉重庞大达几吨几十吨的钢铁机器,搬家准备,稳装拆除,在矿工手里被玩得团团转。在这个以粗犷著称的广大群体中,亦隐藏着许多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能人志士,每当遇到安全生产难题时,总是有那么几个出人意表的“金点子”,如出水清荷般婷婷拔出,散发着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的独到芳香。
困难紧跟而来。由于工作面坡度大,支架拥挤紧贴,严重倾斜,尤其是60#——75#支架处于大斜坡和平缓坡的低洼交界地带,不仅移架困难,更常常出现支架顶梁、前探梁互咬的“打架”现象,轻则两个相邻支架亲密咬合在一起,这还算好说,人工操作分不开就用单体顶,实在不行就由两名支架工同时完成降移升的“兄弟拉架法”,逐渐把它们分开;可遇到六七个支架乃至更多同时发生“集体打架”现象,那就不好说了,再加上前方顶板破碎,机道不停地往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