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黄鹤楼送别》.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5《黄鹤楼送别》

25 《黄鹤楼送别》教学实录 课时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能结合具体的环境,理解脍炙人口的意思。 2.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能有感情的朗读。 3.感受黄鹤楼边的春景,初步体会李白与孟浩然之间依依惜别之情。 课前准备:利用图书或网络,搜集李白与孟浩然的资料。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初识古诗 1.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亲人啊,朋友啊,经常因为各种原因与我们离别。回想一下,你送别过谁?当时什么感受? 生:我送过爸爸,他去出差的时候。当时心里很不舍得他走。 生:我姥姥从我家走的时候,我很不愿意她走。 2.师:是啊,当亲人离开我们去远方的时候,离别时,心里总是有一种恋恋不舍的感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送别有关的课文,齐读课文。看到“黄鹤楼送别”这五个字,很自然的,我们就想到了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生齐读古诗。 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的资料,现在来交流。 生:李白701年2月生,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生:他是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祖籍陇西郡 成纪县。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望庐山瀑布》、《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生:李白于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有纪念馆。 生:孟浩然,唐代诗人。本名不详,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字浩然,世称「孟襄阳」,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生:孟浩然的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他与王维、李白、张九龄是好友,也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起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知名诗作有《过故人庄》、《春晓》等篇。 师:李白的这首诗,和他写的《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一样,都是千古流传的好诗,我们就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它。(出示:脍炙人口)说说“脍炙人口”的意思。 生:脍指切得很细的肉;炙:烤熟的肉。 师:的确,这个词原来指人人爱吃的美食,现比喻好的事物受到人们的津津乐道广为称赞和传颂,或是比喻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作者以《黄鹤楼送别》为题,从暮春三月开始讲起,娓娓道来,给我们讲述了1300多年前发生的一个动人的故事。那么围绕课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呢?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创设情境,学习新词 多媒体显示课文  师:李白和孟浩然在哪里送?  生:在黄鹤楼送。李白送孟浩然去扬州。  师:好,稍等一下,时间?  生:暮春三月。  师:完整地说一次。  生:暮春三月,李白在黄鹤楼上为孟浩然送别。  师:书上有一词叫  生:饯行。  师:那么,暮春三月长江边是怎么的一种美景呢?想不想欣赏一下。  生:想。  师:好吧,说去就去。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多媒体出示:   暮春三月?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  杨柳依依  沙鸥点点   俯临长江 飞檐临空  师:其实,这一组词就是风景,这一组词就是一个美丽的画面。只要你轻轻地去读一读它,并且用心地去想一想。就能看到一幅美景。细细地读一读吧。  生自读  师:能不能看到?能,好,那我找一个同学把这一组词读一下,谁愿意?  指名读  师:请看一下“烟雾迷蒙”这个词,联系今天早晨的天气讲一讲。雾很大,看不到十米以外。那么长江边就是这样的,烟雾迷蒙,江边的 雾气(生:很大),还有暮春三月,江边的柳树呀。再读一遍呀。   指名读。 师:读“杨柳依依”的时候,你看到柳树很多很轻,“依依”风吹着  生:风吹着飘来飘去。  师:噢,再读一次。  生:杨柳依依  师:这么一读,柳树就活了。  生再读  师:“俯临长江,飞檐临空”,读了后你看到什么?  生:长江非常美。  师:“俯临长江,飞檐临空”这两个词语你知道是指什么的?  生:是指黄鹤楼的。  师:看到什么?  生:黄鹤楼的屋檐正往上翘着,  师:非常的雄伟,很壮观,是不是,你再读一次,好吗?  生读。  师:哎,这么一读,我就看到了。还有谁愿意再读一下。  指名读。  师:听他这么一读,你好像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一幅画了吗?谁能来说一说。  生: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很大,花儿长得非常茂盛,风吹着柳树随风摆动,沙鸥点点,是岸上的沙鸥在飞来飞去,俯临长江,是黄鹤楼紧贴着长江,飞檐凌空,是黄鹤楼的屋檐是往上翘的。  师:黄鹤楼雄伟壮观,是吧,来,一起读一下。  齐读。  师:李白这首诗就写在这美丽而又令人伤感的烟花三月。(出示诗)谁来读一读这首诗?  指名读。  师:很好,还有谁愿意再读一下?  指名读。齐读。  师:这首诗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感受呢?从这首李白的送别诗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李白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  师:用得好

文档评论(0)

9885f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