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旅行”中的误读与变异——以新历史主义之初入中国为例.pdfVIP

“理论旅行”中的误读与变异——以新历史主义之初入中国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论旅行”中的误读与变异——以新历史主义之初入中国为例.pdf

第14卷第5期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J.14No.5 2015年5月 Journalof Science Mav2015 Edition) GuangzhouUniversity(Social ‘‘ 理论旅行”中的误读与变异 ——以新历史主义之初入中国为例 卢 絮1,李松2 (1.华南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广东广州528225;2.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 要: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现当代西方文论大举进入中国,新历史主义作为当 时在美国刚刚兴起且劲头十足的理论流派之一也被译介到中国,但是相比后殖民主义理论、解构主 义理论和女性主义理论等,新历史主义并不受到学界的追捧。再加上第一手理论资源的缺乏和阅 读难度,新历史主义在传入中国之初境遇有些尴尬,且不乏种种误读。 关键词:理论旅行;新历史主义;误读;变异 中图分类号: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94X(2015)05.0080.05 新历史主义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斯蒂 芬·格林布拉特的研究深入莎士比亚戏剧产生的历 一、关于新历史主义概念的追问 史语境,探讨作家与其生活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文化 的关系,并关注不曾被纳人研究者视野的个人信件、 关于“新历史主义”一词的来历,国内研究者认 日记、奇闻轶事等具体材料,进行文本与历史的互文 为:1982年,斯蒂芬·格林布拉特为《文类》(Genre) 阐释。这种研究方法把文学重新纳入一定历史视 杂志的一个文艺复兴研究专号撰写了导言,并宣告 域,放弃对文学内部某种永恒性和普遍性特征或规 其运用的新批评方法为“新历史主义”。值得一提 律的追求,与传统新批评方法背道而驰,又有别于新 的是,当时《文类》杂志并没有为“新历史主义”开辟 批评之前的实证主义历史研究方法。格林布拉特别 专号(Special 开生面的莎士比亚研究给沉闷的美国文学批评界注 Topic),研讨的题目是《文艺复兴时期形式的权力》 PowerFormsinthe 人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对于美国文学批评界这一新 (觋e of English 的研究动向,当时大洋彼岸的中国学者知之甚少。 中刊登了由格林布拉特编辑的一组文章。这说明 直到80年代末期,随着当代西方文论的蜂拥而至, “新历史主义”当时还没有成为一个流派,也不是所 这股清新的空气才进入到了中国,然而,并没有多少 谓的“集体宣言”。格林布拉特在这篇导言中第一 学者为之欢欣和响应,当时国内文论界刮的是审美 次使用“新历史主义”一词,目的在于突显其以文本 风,文学刚摆脱意识形态和庸俗社会学研究的束缚, 对于这种回归历史的研究当然不屑一顾。实际上, 学研究中的历史主义方法和美国新批评研究方法。 由于第一手理论资料极其稀少,且阅读难度大,研究 其次,“新历史主义”一词也非格林布拉特首创,另 者们往往依据一两本相关编著来探讨这一理论流 一位美国批评家威斯利·莫里斯(WesleyMorris)在 派,种种误读和误解实不可避免。 收稿日期:2015—03—2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2ZDl66)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卢絮,华南师范大学讲师,博士,从事文艺美学研究;李松,武汉大学副教授,从事文艺理论研究。 万方数据 第5期 卢絮等:“理论旅行”中的误读与变异——以新历史主义之初人中国为例

文档评论(0)

o25ju79u8h769h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