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俗纸扎的缘起与嬗变.pdf
第9卷第2期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01.9No.2
OF
2015年6月 JOURNALSH]JIAZHUANGTIEDAO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Jun.2015
文章编号:2095—0365(2015)02—0071—05
民俗纸扎的缘起与嬗变
路春娇
(石家庄铁道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43)
摘 要:纸扎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其与华夏民族的民风民俗紧密相连。纸
扎文化缘起于原始宗教的巫术祭祀活动,后随着汉代纸张的发明与普及,实体纸扎逐渐产生,
并在宋元时期得到迅速发展,明清时期达到鼎盛,至今,仍有多个地域存在着纸扎文化。总体
来说,民俗纸扎是古老的华夏民族民风民俗的延续与展现,是“活化石”。
关键词:民俗纸扎;缘起;嬗变
中图分类号:J30 文献标识码:A
纸扎,顾名思义,用纸作为主要原材料配合其 史的足迹逆流而上,穿越到久远而模糊的原始时
它竹、木、芦苇等材料扎制而成的各种五彩斑斓的 代去探寻纸扎的文化起源,并以此作为线索,描绘
人、动植物、器物等形象。民间百姓给它起的称呼 出它漫长而悠久的发展轨迹。
很多。这些称呼常常是因地域的不同而不同。如
一、纸扎的缘起
扎纸、扎纸活儿、扎罩子、彩糊、糊纸、糊纸活、纸活
儿、彩扎等。最初,专家、学者将纸扎的含义概括 从根源上来说,纸扎文化缘起于原始宗教的
为广义、狭义两种。其中,广义的纸扎包括众多, 巫术祭祀活动。“巫术”即是“巫”与“万物神灵”进
涉及花灯、风筝、游艺民俗表演道具(龙头、狮头、 行沟通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通过祭祀等活动展
采莲船等)、宗教拜忏超度用品、戏台、彩门、门面 现出来。大量考古学和人类学材料表明,巫术观
装潢、匾额以及丧俗祭祀纸扎;狭义的纸扎则主要 念是原始人世界观最突出的特征。他们所遗留下
指的是丧俗祭祀纸扎,就是用于丧葬祭祀活动中 的大量壁画、雕刻多具巫术含义。如史前洞窟壁
的阴宅、钱库、童男童女等可以焚烧的纸扎品。但 画中的一些动物形象上有被长矛刺戳或棍棒打击
随着时间的推移及民间工艺品类的不断发展与完 过的痕迹,有的动物甚至身中数支标枪,这正是原
善,灯彩、风筝、龙狮表演道具逐渐从纸扎工艺里 始人对动物施加的巫术活动,借以祈求狩猎成功
分离了出来,发展成为独立的民间工艺品类。同 的美好愿望;有的动物形象甚至被多次重复刻画,
时,很多专家、学者认为花灯、风筝、龙狮表演道具 这恰恰表明首次巫术活动结果良好,原始人更加
只能算是纸扎的衍生品,传统的地地道道的纸扎 对其充满信心,反复作画,以求幸运常伴左右的表
本来就是与丧葬文化密不可分,因此,将纸扎以狭 现。而这些恭敬、祈求等诸多朴素的人类生存思
义的丧葬角度理解更为准确、恰当。不管怎样,作 想与纸扎的祈祷、祝福等民俗意义有异曲同工之
为一门老手艺,纸扎因与民风民俗的紧密相连,被 妙。这些壁画及雕刻只是原始人对所谓“灵识”的
祖先、匠人们世世代代相传下来,历经风雨洗礼, 一种最初的表达形式,后来逐渐演变成通过虔诚
制作工艺及品类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纸扎是在 的祭拜方式来取悦神灵,从而对自己产生神秘的
何种历史机缘下孕育产生的以及它又是怎样发展 保佑作用。此后,这种原始宗教崇拜逐渐分化为
演变的是一个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