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乡土情结》
预习字词: 魂牵梦萦yíng 忐忑tǎn tè不安 怯qiè生生 悠邈miǎo 崎岖qí qū 三匝zā 铩shā羽而归 谪zhé居 欷歔xī xū) 桑梓zǐ 屹yì立 搭讪shàn 发轫rèn 濠háo水 翰苑yuàn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词语解释】 来日:指从故乡动身前来之日。 绮窗:雕镂花纹的窗。 未:疑问词。 【诗文解释】 你从故乡来,应该知道故乡的事情。你来的那天,镂花窗前的寒梅花开了没有? 【诗文赏析】 诗人遇到了来自家乡的旧友,勾起了思念的情绪。向游人询问家中寒梅花是否开了。自己的一片思乡之情就这么含蓄地表达了出来。全诗质朴平淡,却诗味浓郁,悠扬不尽,意趣盎然。 柯灵 1909-2000,原名高季琳,浙江绍兴人。现代作家。少时因家贫失学,靠刻苦自学,走上了文学道路。1925年,在绍兴小学任教。1926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妇女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作品──叙事诗《织布的女人》。1930年任《儿童时报》编辑。 1931年冬到上海。从此,除1948年因受国民党政府迫害在香港生活一年外,一直在上海从事报刊编辑工作和电影、话剧活动。建国前曾先后编辑过进步报刊《文化街》、《民族呼声》、《读者生涯》等,介绍了不少延安文艺作品,建国前的主要著作有儿童诗歌《月亮姑娘》、童话《蝴蝶的故事》、短篇小说《掠影集》等。 全国解放后曾任《文汇报》副社长兼副总编辑,文化部电影剧本创作所所长,《大众电影》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上海影协党组成员兼常务副主席、上海电影局顾问等职。建国后主要著作有杂文和散文选集《遥夜集》,短篇小说集《同伴》、散文集《暖流》,电影文学剧本《腐蚀》、《不夜城》,根据夏衍的剧本改编的《秋瑾传》等。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 述怀 杜甫 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 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 第2节乡土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 明确:“童年的烙印”在人们乡土情结的形成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所谓“童年的烙印”就是童年时代留给人们的那些最深刻的记忆。在文中它包括: 1,父母亲戚的爱; 2,家乡的山水草木; 3,悲欢离合的家史; 4,邻里乡情 结尾的两个比喻形象说明了“童年的烙印”与自己不可分割的特点。 题秋江独钓图清 王士祯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赏析: 这首诗描写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一个渔人,一件蓑衣,一顶斗笠,一叶轻舟,一枝钓杆,渔人一面歌唱,一面喝酒,逍遥中却又深藏着几许萧瑟,孤寂。 2003年20题: 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家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4分) 少年离家的两种情况——第3节 明确: 第三段从少年离家写起,写了两种情况: 1、不少人富有浪漫气息,为追求理想开创事业; 2、多数人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为维持最低的生活被打发出家门。 前一种人是主动出去闯世界; 后一种人是被动地被打发出门,是现实的。 年少离家后的各种可能的遭遇有哪些——第4节 明确:紧接第三段按时间顺序写年少离家后的各种可能的遭遇: 有的一无所有而回乡,有的流连在外; 有的厌倦闯荡、锐气消尽,有的淡薄名利、渴慕归隐; 有的穷困潦倒,有的春风得意。 第4节引用韦庄、孟浩然、项羽诗文的作用? 1,韦庄的“未老先还乡,还乡须断肠”写出了离乡闯荡的人怕归乡的心态; 2,孟浩然的“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写出不得志后的思乡之情和少年豪情的消灭; 3,项羽的“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写出闯荡有成者志得意满,意欲回乡炫耀的迫切心情。 文中的第五节好像和“乡土情结”关系不大,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本文第六节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明确: 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升华了乡土情结的内涵,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 2003年高考第21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