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及与毛细管电泳联用技术的应用研究.pdf

化学发光及与毛细管电泳联用技术的应用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发光及与毛细管电泳联用技术的应用研究

摘 要 化学发光(CU是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吸收了反应释放的化学能,电 子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再由激发态返回基态时所产生的光辐射,它不需要 任何光源,避免了杂散光的干扰,因此具有极高的灵敏度。由于仅使用较为 简单的仪器设备,这一方法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化学发光分析成为一个 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已成功地用于生产过程的控制、遥测技术、环境污染 自动检测网络系统的建立、生物医学及临床化学中各种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的 分析、药物分析和免疫分析等。其最新发展主要是在原有的发光试剂及体系 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发光体系。与其它技术如流动注射(FIA)、毛细管电泳(cE)、 高效液相色谱饵PL秭等的联用,拓宽了化学发光的应用范围。 毛细管电泳(CE)是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的新型 分离分析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得到迅速发展。毛细管电泳实际包 含电泳、色谱及其交叉内容,被誉为继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之后分离科学的 第三次重大变革,使分析科学得以从微升水平进入纳升水平,并使单细胞, 乃至单分子分析成为可能。最富特色的应用研究有蛋白质分离、糖分析、DNA 测序、手性分离、单细胞分析以及用于分子动力学及疾病早期诊断等,此外 金属离子及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的毛细管电泳分析也备受关注。毛细管电泳中 窄径毛细管的使用,使CE具有很低的质量检出限和仅需要很少的样品体积等 优点,但同时窄的内径也给检测带来了困难,使其浓度灵敏度很低。最近, 灵敏度的限制已成为毛细管电泳发展的一大障碍,改善检测灵敏度也已成为 毛细管电泳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 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检测手段与高选择性的毛细管电泳结合于一体,成 为一种理想的分离分析方法,两种方法能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非 常适合复杂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析。可以说,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法的联用 技术为现代痕量分析带来勃勃生机,开辟了高灵敏分析中草药中多羟基酚类 化合物的新途径。 本论文首先对已建立的发光体系灵敏度的改善和新建立的化学发光体系 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入体体液和动物血 液中的一些成分以及四环素类药物的方法。其次,为了改善化学发光较差的 选择性和毛细管电泳较低的灵敏度,将两种技术联用,运用自组装的改进后 的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分析仪,用于分析中草药中有效成分.多羟基酚类化合 物。由于毛细管很容易再生,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法成为分析复杂样品的一 种理想方法。 一、流动注射化学发光 1.研究发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对鲁米诺.铁氰化钾.亚铁氰化 钾体系分析尿酸的含量有很强的增敏作用,并且尿酸的形态对发光强度也有 很大的影响。基于此,采用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人体体液中尿酸含量 mol/L,与文献报道的其它方法相比,检出限降低约两个数量级。并详细讨论 了CTMAB对该体系增敏及尿酸的形态对发光强度影响的机理。 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技术,对氯化血红素在强自然光、弱自然光及紫外光作 用下分解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光解反应的动力学规律,结果发现氯化血 红素在不同光作用下的分解反应速度不同,但其光解行为符合一级反应方程。 优化反应条件后,测定了药物和动物血液中氯化血红素的含量,线性范围为 的氯化血红素测定10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82%。此法直接用于药物及动物 血液中氯化血红素含量的分析,回收率在96-108%之间。 3.碱性条件下,罗丹明B与过氧化氢反应产生微弱化学发光信号,氯化 血红素作为一种过载化物酶,大大增强了其化学发光强度。当加入处于临界 胶束浓度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后,其发光强度又增大了4倍多。同时对 加入SDS和不加入SDS的氯化血红素样品在紫外光下的光解行为进行研究, 发现两种情况下,氯化血红素的分解行为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但是,加 入SDS后,由于其形成的胶束相的增稳作用,氯化血红素的光解速度降低了 1.8倍。该方法用于铡定了药片及动物血液中氯化血红素的含量。 4.对于四环素类药物的化学发光分析报道的方法中,有的方法反应比较复 杂,有的方法使用的试剂比较昂贵、不稳定或者有毒性。本研究首次使用间 接发光法,以铜离子为探针,利用四环素类药物与铜离子形成络合物后,减 弱了铜离子对鲁米诺.过氧化氢体系的催化作用机理,分析了药物及其人体尿 液中四环素、土霉素和金霉素的含量。方法的线性范围分别是四环素 药物中的赋形剂和尿液中的共存物不干扰测定,方法的回收率为95—105%。 二、毛细管电泳

文档评论(0)

qiaochen1711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