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课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
?
?
1.清廷“新政”上谕片段
?
伊古以来,代有兴革。当我朝列祖列宗因时立制,屡有异同。入关以后,已殊沈阳之时;嘉庆、道光以来,渐变雍正、乾隆之旧。大抵法积则敝,法敝则更,惟归于强国利民而已。自播迁①以来,皇太后宵旰②焦劳,朕尤痛自刻责,深念近收十年积敝相仍③,因循粉饰,以致酿成大衅。现正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致富强。懿训④以为取外国之长,乃可去中国之短;惩前事之失,乃可作后事之师。自丁戊⑤以还,伪辩纵横,妄分新旧,康逆之祸,殆更胜于红巾⑥……康逆之讲新法,乃乱法也,非变法也……
?
总之,法令不更,锢习不除,欲求振作,必求更张。着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弊,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盛,如何而度支⑦始裕,如何而武备始精,各举所知,各抒所见。通限两个月内悉条议以闻,再行上禀慈谟⑧,斟酌尽善,切实施行。
?
──《光绪朝东华录》(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丁未条),第4册
?
【解读】这是通常所谓清末“新政诏”中的话。1901年1月29日(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流亡于西安的慈禧太后主使,以光绪帝名义发布所谓“变法”上谕(通常也称“新政诏”),宣布进行变法,实行新政,并号召有关大员发言参议。在此上谕当中,清廷对变法的原因、范围、方针原则等进行了阐述。有些话语颇显冠冕堂皇,似乎变法的用心极诚,新政的范围很宽。但从其所定方针和基本原则(见课文该目下的“资料回放”栏中语)看,仍不出“中体西用”的窠臼。这段材料也可对相关问题提供进一步的具体印证。从中可以体察: ①这时清廷拟行变法是应急之举。促使其作此部置的主要原因是为时势所迫,清朝统治者面对现实,切实感到不变法就摆脱不了穷途末路。②清廷将此次变法明确与维新运动期间康有为、梁启超主张的变法严格划清了界线,对康、梁的变法仍完全持否定态度。③虽说表示对“朝章国政”等等都可以“参酌中西政治”实行变革,但真实可行性则大打折扣。④尽管如此,但清廷这次提出的变法议案,从力度上讲的确是过去所未见。综合起来,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时清廷拟行“新政”的动机和客观时势条件,有助于对辛亥革命背景情况的全面了解。
?
【注释】①播迁:指因八国联军进入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流亡西安。②宵旰(gàn):宵衣旰食的简称。意思是天未明就起来穿衣,傍晚才进食,比喻勤于政务。旰,天色晚,晚上。③积敝相仍:积弊因袭下来。敝,通“弊”;仍,因袭。④懿训:指慈禧太后的指示。⑤丁戊:丁酉、戊戌年,指光绪二十三、二十四年,即1897、1898年。⑥红巾:历史上一些农民起义军包括太平军以红巾裹首,故以“红巾”称之。⑦度(duó)支:规划测算。这里代指财政。⑧慈谟:慈亲和尊上谋划。这里指由慈禧太后谋划定夺。
?
2.载泽奏陈立宪之“大利”三端
?
以今日之时势言之,立宪之利有最重要者三端:一曰皇位永固。立宪之国,君主神圣不可侵犯,故于行政不负责任,由大臣代负之。即偶有行政失宜,或议会与之反对,或经议院弹劾,不过政府各大臣辞职,别立一新政府而已。故相位旦夕可迁,君位万世不改。大利一。一曰外患渐轻。今日外人之侮我,虽由我国势之弱,亦由我政体之殊,故谓为专制,谓为半开化,而不以同等之国相待。一旦改行宪政,则鄙我者转而敬我,将变其侵略之政策,为平和之邦交。大利二。一曰内乱可弭①。海滨洋界②,会党纵横,甚至倡为革命之说。顾其所以煽惑人心者,则曰政体专务压制,官皆民贼,吏尽贪人,民为鱼肉,无以聊生,故从之者众。今改行宪政,则世界所称公平之正理,文明之极轨,彼虽欲造言而无词可藉,欲倡乱而人不肯从,无事缉捕搜拿,自然冰消瓦解。大利三。
?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
?
【解读】这条资料录自载泽1906年上的奏请宣布立宪密折。1905年,清朝派出五个大臣出洋考查宪政,载泽是五大臣之一,并且他为皇族贵胄,俨然居首领地位。考察归国后,他曾具折吁请筹备立宪,被慈禧太后召见。大约在1906年的夏末秋初之际,他又上此折,作进一步敦促。他特别阐说,君主立宪大意在于“尊崇国体,巩固君权,并无损之可言”,并引日本宪法中对君权的具体规定作为例证,意在劝说慈禧太后不要顾虑立宪法会损害其统治权,应明白在当时的形势下对其统治只会有利,折中具体阐述立宪“大利”之三端。
?
对这条资料进行分析,可以认识:①清廷进行筹备立宪的最基本立意是要使“皇位永固”。②“外患渐轻”之说,只是载泽辈的一种设想。如果真正实行君主立宪,自然有助于抵御外患,问题是当时清朝统治者的筹备立宪并不等同于真正实行君主立宪。③“内乱可弭”之说,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借立宪抵制革命的险恶用心。这与“皇位永固”一项正相辅相成,也是清廷筹备立宪的主要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八章 解析几何课件 湘教版.ppt
- 2016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立体几何课件 湘教版.ppt
- 2016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三角函数课件 湘教版.ppt
- 2016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课件 湘教版.ppt
- 2016年高考化学复习 专题01 电化学备考策略.doc
- 2016年高考化学复习 专题02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备考策略.doc
- 2016年高考化学复习 专题03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备考策略.doc
- 2016年高考化学复习 专题04 化学反应与能量备考策略.doc
- 2016年高考化学复习 专题05 金属及其化合物备考策略.doc
- 2016年高考化学复习 专题06 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备考策略.doc
- 2016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4课 反对复辟帝制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2.doc
- 2016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2016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16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16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第1课 英国的宪章运动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2.doc
- 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第1课 殖民罪恶的见证-戈雷岛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6.doc
- 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第2课 欧洲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2.doc
- 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第3课 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2.doc
- 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第4课 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2.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