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语》十二章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有关《论语》和孔子的基本文学常识,体味《论语》的语言风格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背诵课文。积累成语、格言、警句,体会文章所阐述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2.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把握全文梗概,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
3.
【教学重点】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的语言风格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我们同学们进入中小学学习已经七年了,关于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一定有了不少体会。我国古代的孔子是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在《论语》这部儒家经典中,他的弟子记录的孔子言论,有不少是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对同学们搞好学习,加强个人品德修养都有很大意义。现在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十则》这篇课文。
关于教育指导思想。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② 关于教育的基本方法。孔子主张“因材施教”。
③ 关于教育的基本内容。《诗》、《礼》是孔子教学的主要课程。
④ 关于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以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著名的“学而优则仕”思想(《子张》)。
四、课文解析
(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词语匡补】
温故而知新: 温,温习。旧所闻昔所知为故,今所得新所悟为新。温故而知新,温习就有知识而能有新体会、新发现。
可以为师: 时时温习旧得而开发新知,此乃学者之心得。有心得,斯所学在我,能学即能教,故曰可以为师。若分温故知新为两事,故是外面所得,新仍是外面所得,总之是记问之学。所学在外,则知识无穷,记问虽博,非属心得,既非能学,即非能教。然心得亦非凭空自创,乃从旧闻中开悟新知,使内外新旧融会成一,如是始可谓之学。若仅温故不能知新,则必有学绝道丧之忧矣。故惟温故而能知新,始能胜任为师。
【参考译文】
孔子说:“能从温习旧知中开悟出新知,就可以做老师了。”
【本章大旨】
本章强调新故合一,教学合一。一方面,孔子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
【词语匡补】
博学于文:文,诗书礼乐,一切典章制度,著作义理,皆属文。博学始能会通,然后知其真义。
约之以礼:礼,犹体。躬行实践,凡修身、齐家、从政、求学一切实务皆是。约,要。博学之,当约使归己,归于实践,见之行事。
弗畔:畔,通“叛”,背离,指离经叛道。君子能博约并进,礼文兼修,自可不背于道。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在一切的人文上博学,又能归纳到一己当前的实践上,该可于大道没有背离了!”
(以上为钱穆《论语新解》之看法。“约之以礼”之“礼”,一说礼节、礼仪,亦通。杨伯峻《论语译注》译为:“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再用礼节来加以约束,也就可以不致于离经叛道了。’”)
【本章大旨】
本章意在说明“文”与“礼”、“博”与“约”兼修并进之于施行大道的重要性。就学言之谓之文,自践履言之谓之礼,其实则一。惟学欲博而践履则贵约,赤非先博文,再约礼,二者齐头并进,正相成,非相矫。此乃孔门教学定法。
(5)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
【参考译文】
孔子说:“学习好像追赶什么一样,就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失掉它。”
【本章大旨】
本章是讲学习态度的问题。朱熹《论语集注》曰:“言人之为学,既如有所不及矣,而其心犹竦然,惟恐其或失之,警学者当如是也。
【参考译文】
孔子断绝四种毛病:不主观臆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唯我独是。
【本章大旨】
本章乃孔子弟子记孔子平日处事立行之态度。“绝四”是孔子的一大特点,这涉及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人只有首先做到这几点才可以完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格。
(7)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
【词语匡补】
空空如也:或说:孔子自言无知。或说:此指鄙夫来问者,言此鄙夫心中空空。就文理,后说为是。或说:空空,即悾悾,诚悫(què)貌。鄙夫来问,必有所疑,有所疑,即非空空。然此鄙夫心中只有疑,并无知,则仍是空空,两义可兼说。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叩,如叩门,使门内人闻声开门。又如叩钟使自鸣。孔子转叩问此鄙夫,使其心自知开悟。两端者,凡事必有两端,孔子就此鄙夫所疑之事之两端叩而问之。竭,尽。于此两端,穷竭叩问,使鄙夫来问者,对其本所怀疑之事之两端均有开悟,则所疑全体皆获通晓,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3 日历素材 北师大版.doc
-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5 小石潭记素材 北师大版.doc
-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6 黄果树瀑布素材 北师大版.doc
-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9 敕勒歌素材 北师大版.doc
-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比较探究素材1 北师大版.doc
-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比较探究素材2 北师大版.doc
-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比较探究素材4 北师大版.doc
-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比较探究素材6 北师大版.doc
-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拓展阅读素材1 北师大版.doc
-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拓展阅读素材2 北师大版.doc
-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论语十二章》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doc
-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论语十二章》课件1 (新版)新人教版.ppt
-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论语十二章》课件2 (新版)新人教版.ppt
-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论语十二章》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论语十二章》提纲 (新版)新人教版.doc
-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 秋天》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doc
-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 秋天》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doc
-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 秋天》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doc
-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 秋天》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
-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 秋天》课件1 (新版)新人教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