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树脂固定化漆酶件优化及数学模型的建立.pdf
摘要
摘要
固定化酶在保持其高效、专一及温和的酶催化反应特性的同时,还存在稳定性高、
分离回收容易、可多次重复使用、操作连续及可控、工艺简便等一系列优点。因此,开
发出一种良好的固定化载体和固定化方法对酶工程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
主要应用大孔树脂D380这种孔径与比表面积都比较大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利用戊二
醛作为交联剂对漆酶进行固定化:对树脂固定化漆酶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固定化
条件的数学模型、对游离漆酶和固定化漆酶的各种酶学性质进行比较分析并用固定化漆
酶对染料进行了初步的降解试验。
通过对影响漆酶固定化的9项单因素的考察,优化出漆酶的最佳单因素固定化条件
释倍数为500、给酶量为10ml、PEB离子浓度为0.2mol/L、固定时间为6小时,固定
温度为30℃。
通过正交实验将固定化条件进行优化,利用SPSS软件和SASV8.2软件进行了响应
面分析法优化并构建出了数学模型最后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交联剂浓度为10%、交联
10ml、PEB离子浓度为0.2
mol/L、固定时间为6小时,固定温度为30℃。优化条件下
验证试验结果为:固定化酶活平均结果为15.53
U儋,该实验值(15.53U/g)与模型的理
论值(15.95
U/g)的差值仅占理论值的2.63%,进一步说明所建立的模型是切实可行
的。
以ABTS作为底物对固定化漆酶与游离漆酶的最适pH、最适温度、热稳定性、米
氏常数等酶学性质进行了比较:游离酶的最适温度为50℃,固定酶的最适温度为
40℃,固定化漆酶能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反应;游离酶和固定化漆酶的最适pH均在pH=
3处,但当pH4时固定化酶的酶活更高,说明固定化酶更耐酸碱性:固定化漆酶在
3.5的环
pH3.5的环境中保存1h,其相对活力仍然保持在80%以上。而游离漆酶在pH
境中相对活力不太稳定最低降至60%左右,说明固定化漆酶的pH稳定性较游离酶稳
定;固定酶在20℃40℃保温2小时后酶活保持在75%以上,而游离酶的酶活则降到了
50%以下,漆酶经过固定化后的其热稳定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固定化酶在30天过后
仍然保持了60%左右的酶活,而游离酶酶活30天后酶活仅残存20%,说明固定酶的贮
藏稳定性较好;固定酶在循环使用10次后,仍能保持40%左右的活性,表明了固定化
酶能够多次反复使用。
游离漆酶、固定化漆酶对染料刚果红的研究表明,12h降解率分别为23.66%和
38.77%,固定化漆酶的脱色效果优于游离漆酶,说明固定化酶为漆酶的酶促反应提供了
良好的微环境,在长时间的降解过程中,固定化酶受环境的影响较小,对pH和温度都
有更大的适用范围,最终达到较高的降解效果。
关键词大孔树脂;漆酶:固定化;数学模型
Abstract
Of tomaintainits andcharacteristicsofmild
enzyme efficiency,specificity enzymatic
thereare and be
reaction,while recovery,call used,
highstability,easyseparation repeatedly
continuousandcontrolled andaseriesof
operation,simpleprocess
a carrierfor
of immobilizedandimmobilized methods
enzym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微生物对红树林积物中As形态分布的效应及机制.pdf
- 微生物必需基因据的分析.pdf
- 微生物水解7-糖-10-去乙酰紫杉醇为10-去乙酰紫杉醇的研究.pdf
- 微生物菌剂对玉秸杆堆肥效果影响的研究.pdf
- 微生物酶法从苦中制备槲皮素的工艺方法的研究.pdf
- 微藻电击转化方的建立及新型载体的构建.pdf
- 微量复杂生物样糖蛋白N-糖链电喷雾电离质谱分析前处理方法的建立.pdf
- 怀地黄活性内生的分离鉴定及其抗菌、抗肿瘤活性的研究.pdf
- 急性低温胁近及眠温度波动对棘胸蛙免疫、抗氧化系统及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pdf
- 急性病毒性坏死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奥尔森帕金虫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