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单元综合测试3 苏教版.docVIP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单元综合测试3 苏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复习练习3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共27分)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2分)( ) A.归省(shěng) 行辈(háng) 不惮(dàn) B.撺掇(cuān) 凫水(fú) 竹箬(ruò) C.家眷(juàn) 向午(xiàng) 旺相(xiāng) D.阖家(hé) 重阳(zhòng) 佞臣(nìng) 2.下列各组字注音并组词。(4分) 3.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仙山楼阁 尝心悦目 琼楼玉宇 直接了当 名符其实 莫明其妙 柳暗花明 人杰地灵 错字 正确的字 4.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4分) (1)同学们刻苦学习,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四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天的野营生活中,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很好地锻炼了未经风雨的同学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横线上填写恰当得体的语句。(6分) 郑板桥从小就爱动脑筋,善于思考问题。一次和同学随老师到野外游玩来到小河边。小河上有座拱桥,桥下的水缓缓而流,从远处漂来一个黑糊糊的东西,漂到近处一看,原来是一具女尸。他们都吃惊地瞪大了眼睛。这时,老师来了兴致,当即吟诗一首记下所见的情景: 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 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 一些学生拍手叫好,惟有爱动脑筋的小板桥直爽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横线上填郑板桥认为老师的诗不确切的话。)他的话遭到同学们的责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横线上填同学们责问的话。)老师没计较这些,要他说出哪些地方不确切,小板桥认真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第一句诗的不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出第二句诗的不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出第三、四句诗的不妥)。”听了小板桥的话,老师觉得有理,便说:“请你帮老师改一下吧。” 小板桥思考一会儿,把诗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郑板桥给老师改诗一事,被传为千古佳话。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题。(2分) 自去年9月以来,巴以连绵不断的冲突使局势严重恶化,双方关系到了近年来的最低点。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审视目前的局势,我们就会发现:近期巴以间发生的一系列流血冲突不是一个孤立的事态发展,而是阿犹两大民族在由对抗走向寻求和平共处这一漫长的征途中,由于双方在利益、文化和力量对比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不可避免地要经历的一个痛苦的过程。 (1)对我们“发现”的内容理解全面而正确的一项是( ) A.巴以间发生的一系列流血冲突不是一个孤立的事态发展。 B.阿犹两大民族由对抗走向寻求和平共处是一个漫长的征途。 C.巴以双方在利益、文化和力量对比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D.巴以冲突不是一个孤立的事态发展,而是两大民族在寻求和平的征途中因利益、文化和力量的对比的差异而不可避免的结果。 (2)对句中加横线的“走向”所陈述的对象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寻求。 B.寻求和平共处。 C.寻求和平共处这一漫长的征途。 D.寻求和平共处这一漫长的征途中的痛苦过程。 7.运用。(5分) 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的片断,仔细阅读后,用规定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对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有语病和错别字包括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加以修改。(6分) 今天是放假第一天,早晨,我本来还想多睡会儿赖觉,不料早晨7点多就把我从睡梦中拖了起来,我还是不起来,这时,我妈妈就火了,她随手拿了一把尺,再我的屁股上拍了拍,我感觉到她拿了尺没什么好事做,一下子爬起来,人虽然是起来了,可是我的眼皮还直往下垂,我也不知道怎么穿衣服的,裤子都穿反了。 第二部分 阅读分析(共43分)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15分) ①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sgvaf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