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词五首教案1 新人教版.docVIP

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词五首教案1 新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词五首教案1 新人教版 时间 参加人员 ? 地点 主备人 课题 词五首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词人的生活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了解词的不同艺术风格和两大流派。 ⑵背诵词五首。 2.过程与方法: ⑴.训练朗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⑵.引导学生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⑶.学习运用比较法鉴赏诗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跨越时空,同古人心灵交融。理解古人的情思,学习他们那种为追求理想、报效国家而甘于献身的传统精神和求真求美的创作态度。 重、难点即考点分析 教学重点 1.品味五首词的节奏美、语言美、意境美。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情感。 2.理解词人不同的创作风格。 教学难点 掌握比较鉴赏法,提高学生对词的感悟、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 2 教具使用 ? 教 学 环 节 安 排 备 注 ?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重点鉴赏《望江南》《武陵春》。利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朗读,感受作品的音韵美、节奏美;整体感知,理解词意;激发学生想象,用描述性的语言再现词的画,品味词作的意境美;比较两首词,把握婉约词的风格特点;延伸拓展,深化对婉约词的风格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词发展到宋代,面对被唐人推到顶峰的诗歌创作,宋人独辟蹊径,把词这种文学样式演绎得更加完美,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让我们在词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做一次艺术的巡礼吧。 二、资料助读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1.关于温庭筠和花间词派 温庭筠(公元812~8707)本名歧,字飞卿,太原祁县人。他精通音乐,文思敏捷,传说他作诗,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之称。他年轻时行无检束,生活放荡,长期出入歌楼妓馆,不为统治者所喜。他屡试不第,却常替人代作文。温庭筠是唐代诗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奠定了词这种文学样式在文坛上的地位。他的词“多写闺情”,较少政治内容,极尽“艳丽”之能事,花间词派尊他为“花间鼻祖”。 花间词派:五代西蜀的一个词派。以后蜀赵承祚所编《花间集》而得名。词在晚唐。此派尊温庭筠为鼻祖,以韦庄成就最高,写闺情,写离别相思,风格绮丽,在当时颇有影响。 2.婉约派:我国古代词人,大致可分为“婉约词派”“豪放词派”两大派。婉约派以秦观、李清照为代表,在内容上坚持“词庄词媚”的主张,多以艳情为题材;在形式上则以蕴藉雅正见长,严守音律,讲究含蓄,语言精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绮丽。此派对词坛影响很大,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词以歌颂诚挚的爱情为主要内容,如《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极委婉含蓄地表达了闺中的寂寞和离情。后期词主要表达她个人的不幸遭遇,写得深沉哀痛。 三、师生共同赏读《望江南》 1.指导朗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行读。 (2)选一男生示范朗读,教师提示语速及重音。 (3)学生练习朗读,要读得情真意切,忧伤邈远。 2.解读词句,理解诗意。 学生对照注释,疏通问句,感知词意。 学生交流,明确:这是一首闺怨词,描写一个女子盼望爱人归来的一片痴情。“梳洗罢”一句概括了思妇在倚楼眺望之前用心梳洗修饰的经过和急切盼望重逢的心情。“独倚望江楼”写思妇独自一人斜靠在江楼上眺望归人。“过尽千帆皆不是”写出了思妇喜愁相伴的心理活动,江上船只来往不断。归人有盼;然而船只少留难驻,悠悠前行。“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转入写景;夕阳余晖斜拂江面,绿水悠悠而去,人不见.景依旧。“肠断白频洲”—句,只见水边一片白频洲。令人愁思满怀。 3.发挥想象.再现诗词画面,体会词作的内涵,感受词的画面美。 (1)教师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将词作内容转化为几幅画面。 (2)学生自由发言。师生—起点评。 示例:镜头—:江楼上。江为背景,楼为主体,焦点是独倚的人。一位着意修饰的女子斜倚栏杆焦灼地眺望烟波蒙蒙的江面,热切的眼神、渴盼的表情悄悄道出她心中的秘密。 远镜头:高高的江楼,小小的身影,创设孤寂的氛围。 镜头二:船帆。水波浩淼,船只如梭,来来往往,交织前行,不曾有一只留驻停泊。 镜头三:夕阳、江水。水天相接,江水悠悠远去,残阳斜铺水中。 镜头四:白颇洲。芳草萋萋,繁花摇曳,幻化出情侣依依惜别的画面。 远镜头:江楼女子入画,失神无语,愁眉紧锁。 4.赏读词作,品味美的语言、美的构思、美的意境。 教师总结:这首词,像一幅清丽的山水小轴,画面上的江水没有奔腾不息的波涛,发出的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连落日的余晖也笼罩着无名的愁闷和难以排遣的怨恨。还有那临江的楼栏、点点的帆船、远远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ezdftg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