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文登市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曲五首》教案 鲁教版
山东省文登市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曲五首》教案 鲁教版
教学目标:
1.了解这五首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2.反复诵读,当堂背诵这五首诗。
3.理解每首诗的内容及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当堂背诵。
教学难点:
理解每首诗的内容及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法。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明中蔚为壮观。今天,我们学习诗词曲五首,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接受一次美的洗礼。
二、学习点拨。
(一)学习《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1.齐读古诗。
2.老师范读,学生注意其节奏,重音。
3.回顾刘禹锡作品特点:《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何陋之有?”;《秋日》——“我言秋日胜春朝”,可见刘禹锡的作品风格是什么?
4.了解本诗写作背景。
敬宗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相同的经历遭遇,使两人有了共同的语言。席间,白居易把箸击盘吟诗一首,为刘禹锡的长期被贬鸣不平。刘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千,因此,写了这首诗,以答谢白居易。酬,这里是酬谢的意思。
5.再读本诗,师生共同读品诗句。
“巴山……置身。” 刘禹锡没有直率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强烈不平,而是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让读者在了解和同情作者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中,感觉到诗人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怀旧……柯人。” 此处作者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沉舟……木春。” 本是刘禹锡感叹身世的愤激之语,由于它客观上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其意义就不仅局限于诗人的身世之感了。表达的哲理是,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的事物必然要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的道理。
“今日……精神。” 点睛之笔,“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韧不拔的气概。
6.再读背全诗。
(二)学习《赤壁》。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要点提示: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要点提示: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三)学习《过零丁洋》。
1.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2.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四、布置作业。
背诵已学的三首诗。
第二课时
一、检测。
全班齐背已学的前三首古诗。
二、学习点拨。
(一)学习《明月几时有》。
1.放录音歌曲《明月几时有》。
2.齐读整首词。
3.了解写作背景。
4.品析词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陡然发问,把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端了出来,也显露出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紧承这一问,又有了下一问:“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更进了一步,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也更深了。当然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上天而说“归去”,因为作者把美好皎洁的月亮看作自己精神的家园。然而真要仙去,词人又有些犹豫了,“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作者的遐想愈来愈飘渺,而终不忍弃绝人世:“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飞天探月,出尘之思,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下片紧承上片最后两句的入世情怀和月色描写,仍然写月,写月光的移动和月下的不眠之人。“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这一问,转入了抒发怀人之情。好像是对月有怨怼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宕开一笔来说,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最后,水到渠成地唱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放达宽慰之语。全词乐观旷达的情怀和深邃的哲理趣味,在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和美妙的意境中,自然呈现出来。
5.学唱此词。
(二)学习《山坡羊 潼关怀古》。
1.了解作者。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上自儒家经典,下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笔记小说,无所不读,又诗赋、文章无所不能,尤长于散曲。他隐居济南云庄8年期间,创作了大量诗文散曲。其作品流传下来的有散曲小令160多首,诗近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七年级生物下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新人教版.ppt
-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课件2 新人教版.ppt
-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七年级生物下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课件2 新人教版.ppt
-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课件1 新人教版.ppt
-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七年级生物下册《输血》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七年级生物下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课件1 新人教版.ppt
-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七年级生物下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七年级生物下册《神经系统》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七年级生物下册《消化与吸收》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春》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山东省文登市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海燕》教案 鲁教版.doc
- 山东省文登市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小石潭记》教案 鲁教版.doc
- 山东省文登市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鲁教版.doc
- 山东省文登市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教案 鲁教版.doc
- 山东省文登市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岳阳楼记》教案 鲁教版.doc
- 山东省文登市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云南的歌会》教案 鲁教版.doc
- 山东省文登市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醉翁亭记》教案 鲁教版.doc
- 山东省新泰市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
- 山东省新泰市汶城中学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doc
- 山东省新泰市汶城中学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六 电磁感应和电路.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