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与不同中的新旧武士道论--以山鹿素行士道论和《叶隐》武士道论为中心.pdfVIP

“逆转”与不同中的新旧武士道论--以山鹿素行士道论和《叶隐》武士道论为中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逆转”与不同中的新旧武士道论--以山鹿素行士道论和《叶隐》武士道论为中心.pdf

2015 4 年第 期 日本问题研究 Vol. 29 No .4 第29卷(总第 179期) Japanese Research Aug . 2015 哲学研究 “逆转”与不同中的新旧武士道论 ——以山鹿素行士道论和《叶隐》武士道论为中心 张晓明 (北京外国语大学 日本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 摘 要:近世期间代表新武士道论的山鹿素行(1622年—1685年)士道论和旧武士道论的《叶隐》(1716年)武士道论相 继登场。就产生的时间顺序来看,两者存在前后“逆转”的现象。尽管它们都属于近世武士道论的范畴,但通过比较后 却存在各自不同的特质。基于新旧武士道论的“逆转”现象和不同特质,可以把近世武士道论的发展看成是由一个稳定 的外壳和不断变化的内核组成的构造。通过分析这种壳与核的构造可以更好地理解日本近世的武士道论。 关键词:逆转;不同;山鹿素行士道论;《叶隐》武士道论 中图分类号:B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458(2015)04-0001-10 DOI:10.14156/j.cnki.rbwtyj.2015.04.001 近世(1603年—1868年)武士道理论可以 武士道论[2] 。 分为“武士道论”和“士道论”,根据相良亨的观 目前国内学界对于山鹿素行的研究主要集中 点:武士道论是“近世和平时期,继承传统的献 在与朱子学b 、民族主义c 的关系方面。国外研究 身精神,以死的纯洁性、死的觉悟为根本”的思 山鹿素行士道论的研究者众多,研究成果也洋洋 想 ; 士 道 论 是“ 将 五 伦 a 之 道 的 自 觉 作 为 重 点 , 大观。关于研究者的观点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 把履行人伦之道的职责当作武士职分的思想” [1] 。 面:相良亨、多田显、立花均等学者d 认为山鹿 前田勉同样将近世的武士道理论划分成山鹿素行 素行士道论是为了适应近世幕府的身份制度而产 士道论(1622年—1685年)和《叶隐》(1716年) 生的,强调了其伦理性的侧面;前田勉e 则是将 收稿日期:2015—01—15 作者简介: 张晓明(1983—),男,山东潍坊人,博士研究生,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主要从事日本文化、日本思想史研究。 aa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解释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序)、朋友有信。这是儒家思想中的五个道德法则。 ba 参照唐利国. 2009. 论日本近世前期山鹿流兵学的确立——以山鹿素行的朱子学批判为中心. 历史教学. 33-38页. 张捷. 2012. 简析山鹿素行对朱子学心 性论的批判. 中国哲学史. 98-105页. 张晓明·张启明. 2013. 武士道的另一个世界——山鹿素行士道论.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91页-97页. ca 参照韩东育. 2006. 山鹿素行著作中的实用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关联. 清华大学学报. 50-54页. da 参照相良亨. 1984. 武士の思想. ぺりかん社. 近世日本における儒教運動の系譜. 理想社. 多田顕. 2006. 武士道の倫理―山鹿素行の場合. 麗澤大学出版 会. 立花均. 2007. 山鹿素行の思想. ぺりかん社. ea 参照前田勉. 1996. 近世日本の儒学と兵学. ぺりかん社. · 1 · 日本问题研究

文档评论(0)

m3lv5h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