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文观看结束!!! 祝各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第三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一、气体交换的原理 气体交换包括肺换气和组织换气,它们都是以扩散方式实现的,气体扩散方向是从分压高处向分压低处移动,直到平衡。因此生物膜两侧的各气体分压差是气体交换的动力。 1、气体分压 1)概念:在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中,某种气体所占有的压力,称为该气体的分压。等于总压力乘以该气体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2)人体内肺泡气与静脉血之间及动脉血与组织之间存在着O2 和CO2 的分压差: 2、气体扩散速度 1)定义:单位时间内气体扩散的容积,称为气体扩散速度。 2)影响因素:与气体分压差和溶解度成正比,与气体分子量的平方根成反比。 (二)气体交换的过程 肺换气必须通过呼吸膜,组织换气必须通过毛细血管壁和细胞膜。这些生物膜都很薄,对O2 和CO2 的通透性都很大。 (三)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1、气体分压差、溶解度、气体分子量 2、呼吸膜的厚度和扩散面积 3、通气/血流比值 正常值为0.84,此比值时肺换气效率最高,比值减少或增大都表示肺内气体交换效率下降。 肺换气的气体扩散速度受以下因素影响: 第四节、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有两种: 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 物理溶解的气体量很少,但却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实现化学结合和释放的必要形式。 (一)氧的运输 1、物理溶解: 100ml动脉血中仅溶解0.3ml的O2,约占血液运输氧总量的1. 5%。 2、化学结合: O2能够和红细胞内血红蛋白(Hb)分子中的Fe2+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约占血液运输氧总量的98. 5% O2和Hb分子中的Fe2+的结合是可逆的,解离或结合主要取决于氧分压,其过程可 用下式表示: 3、紫绀和CO中毒: (1)HbO2颜色呈鲜红色,Hb的颜色呈暗蓝色。当毛细血管血液中 Hb含量达到或超过50g/L时,粘膜、甲床、口唇等部位将呈紫蓝色,称为紫绀。紫绀通常是缺氧的指征。 (二)二氧化碳 (2)Hb还能与CO结合成HbCO,而且结合力比与O2的结合力大210倍。HbCO呈樱桃红色 。Hb一旦与CO结合,就失去与O2结合的能力,造成机体缺氧,这便是煤气中毒的原因。 1、物理溶解:100ml混合静脉血液中可溶解CO2 3ml,约占静脉血中二氧化碳运输总量的6%。 2、化学结合:CO2化学结合有两种形式 (1)碳酸氢盐形式: 碳酸氢盐是二氧化碳运输的主要形式,占87%。其反应式如下: 决定反应方向的是二氧化碳分压。当二氧化碳分压高时(组织内),反应向右进行,二氧化碳分压低时(肺内),反应向左进行。 (2)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CO2能直接与Hb上的自由氨基结合,反应如下: 反应方向取决于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的高低。 第五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一、呼吸中枢 概念: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称为呼吸中枢。 它们分布于大脑皮层、脑桥、延髓、脊髓等部位。 ①延髓是呼吸运动的基本中枢。破坏了延髓,呼吸运动就将消失。 ②脑桥是呼吸调整中枢。其主要作用是抑制吸气,促进吸气向呼气转化,加快呼吸频率。 ③大脑皮层是调节呼吸运动的高级中枢,它使人们能在一定限度内有意识的控制呼吸的深度和频率。 二、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一)肺牵张反射(也叫肺迷走反射) 2、基本过程:吸气时肺扩张→牵张感受器(+)沿迷走神经传入→ 延髓呼吸中枢使吸气神经元(-)→吸气停止,转入呼气→肺缩小→牵张感受器(-)→吸气神经元抑制解除→吸气神经元再次(+)→吸气 1、定义: 由肺的扩大或缩小而引起的反射性呼吸变化,称为肺牵张反射。 (二)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 1、定义:是指血液和脑脊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CO2、 H+ 、O2、 )通过化 学感受器反射性引起的呼吸运动的变化,称为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 2、外周化学感受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 1)外周化学感受器:位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感受血液中化学物质的浓度变化。 2)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延髓呼吸中枢附近,感受脑脊液中化学物质的浓度变化。 ① CO2对呼吸的影响:中枢:兴奋 外周:兴奋 ②缺氧对呼吸的影响:中枢:抑制 外周:兴奋 ③H+对呼吸的影响:外周:兴奋 H+ 不能通过血脑屏障 * * 第五章 呼 吸 1、概念: 机体与环境间的氧和二氧化碳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 2、呼吸的三个环节: ①外呼吸 ②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③内呼吸 3、呼吸的生理意义 维持机体内环境氧和二氧化碳含量及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保证组织细胞代谢的正常进行。 第二节 肺通气 定义: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肺通气。 一、肺通气的动力 呼吸运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0KB.412.367.2 ZF6-1100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用两断口断路器安装使用说明书.pdf VIP
- 法治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doc VIP
- 虎符铜砭--刮痧课件.ppt VIP
- 斯柯达技术培训:Gateway J533 EN.ppt VIP
- 2025年江苏开放大学大学英语(B)(1)形成性考核作业二.pdf VIP
- 照明设计软件:Dialux二次开发_DialuxAPI接口详解.docx VIP
- 2024届高考作文材料分类训练-------对立关系型.docx VIP
- TW-ZX系列起重专用变频器用户手册.PDF
- 聚焦离子束加工技术.pdf VIP
- 新22J10 无障碍设计 .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