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蒋坚霞不良文德批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对武汉一教师蒋坚霞不良文德的批评 英汉诗歌翻译批评与学术道德规范 (原发表于《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第一期。此次上网时有个别文字做了修订,主要是对蒋坚霞进行了点名批判) ——评《我读罗赛蒂Sudden Light一诗的四种汉译》 辜 正 坤 内容提要:本文以具体实例针对教师蒋坚霞在诗歌翻译方面的抄袭、误译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批判。在探讨罗塞蒂《闪光》一诗真实意蕴的同时,讨论了一些重要的英汉对应语翻译技巧。文章还对蒋坚霞作为翻译批评者的低下的汉语水平和不良的批评风气提出了忠告,敦促某些学术工作者者遵守学术研究时应有的规范与文德。 关键词: 抄袭 误译 汉语运用 学术规范 文德 作者简介: 辜正坤,北大博导,教授获国务院颁发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历任中莎会副会长,中国译协理事北大文化文学与翻译研究学会会长,Continumm出版公司编委,曾任美国瓦西塔大学客座教授。应邀任联合国。发表著、译、编、校著作4种(部),论文10余篇。之久,但是以近百年来的外汉诗歌翻译成就为大,其中英汉诗歌翻译的成就又最大。中国诗歌翻译界不仅出现了诸多诗歌翻译大家,在一定的意义上,也可以说出现了诸多翻译流派。流派的产生是诗歌翻译走向成熟的标志,这可以从林林总总的诗歌翻译理论看出端倪。同时,在诗歌翻译理论与实践的交相磕碰之中,诗歌翻译批评的涛声也愈益清晰可闻。批评是一种立竿见影的手段,影响往往十分强烈而直接,并且常常有正反两种后果,因此,当代诗歌翻译界应该呼吁加强诗歌翻译批评的规范,以便彰显其正面功能,减少其负面效应。为此,我以十天前收到的一篇论文《我读罗赛蒂Sudden Light一诗的四种汉译》为契机,从诗歌翻译批评角度切入,讨论了蒋坚霞在诗歌翻译方面的抄袭问题、误译问题、汉语表达问题及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问题等四个方面,希望对我国的诗歌翻译本身及诗歌翻译批评规范等有所俾益。 一、抄袭问题 诗歌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它最难的地方在于为特定的诗歌翻译对象斟酌出尽可能恰如其分的诗歌语汇。有的语汇一旦产生,后来的译者就很难达到同样的高度。那么该首诗歌如果需要重译,后来者如何办?可以抄袭吗?我的答案是可以,但必须事先对自己的抄袭做出声明,以免侵害原创者的权益。为此我专门发表了《筛选积淀重译论与人类文化积淀重创论》一文,对此进行了理论阐述。我指出:“所谓筛选积淀重译论,指的是在合理利用一切已经产生的译本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并注入新的更好的表达法,最终合成翻译出最佳度近似于原作的译作。所谓筛选积淀,指的是1)筛选旧译的长处(如好的句子,好的风格、好的处理技巧等等);2)筛选积淀值得重译的作品。重译指的是在旧译基础上再次或多次翻译某一作品。” 《我读罗赛蒂Sudden Light一诗的四种汉译》(下简称《蒋读》)一文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作者蒋坚霞所提供的重译作品存在明显的抄袭现象,而作者却并没有在文章中做出应有的声明。下面仅就蒋坚霞译诗第一段的抄袭现象略作分析。 辜译: 曾留遗踪于此, 但忘了何年何月何因。 还记得门前芳草如旧时, 无言暗送香轻。 潮卷叹息,岸畔灯火低迷。 《蒋读》译: 我曾来过这里, 却说不清时间因由: 只知门前芳草萋萋, 馨香依旧, 微风轻拂,岸边灯火依稀。 辜正坤的译诗发表于2000年《中国翻译》,目的是用作普通读者的翻译练习。蒋坚霞译作发表于2002年,从该译者的文章和眼前的译诗看,她显然参考了辜译。如上所述,我不反对参考抄袭,但是从翻译道德的立场说,应该在文中注明,而蒋坚霞没有这样做,事实上就构成了抄袭。这是令人遗憾的。 抄袭的蛛丝马迹清晰可辨。大凡一个译者,抄袭别人的原创译文,一定是抄袭其精华,但是,如果抄袭者水平不高,她/他就可能连带地把不该抄的甚至错误的东西也抄过来了。比如说《闪光》第二行But when or how I cannot tell,其中的how应该译作“怎样、如何”。这行诗的大意是:“究竟是什么时候和怎样到达这儿的,我说不上来了。”出于特殊的艺术性考虑,我的译文并没有完全忠实地译出这个how(怎样),而是活译成了“因”(why)。结果,这行诗实际上被我改变成了when or why I cannot tell。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故意把how“误解成why?并把这行诗误译作“但忘了何年何月何因”?因为原作的音乐节奏感太美了,︵﹨︵﹨︵﹨︵﹨,四音步,四个重音,这就是诗歌的“歌”的因素,白话是不这样发音的。我琢磨要在汉译中变通地模拟出类似审美趣味。思量再三的结果,就是通过重复“何”字产生明显的流水淙淙、节奏分明的效果。原诗四个轻重音节,译诗亦四顿:忘了—何年—何月—何因,这是比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