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油茶CoSAD基因载体的构建、鉴定及功能分析.pdf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5,24(2):11-18
Journal of Plant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油茶 CoSAD基因载体的构建、鉴定及功能分析
1 2,① 1 2 2
陈鸿鹏 ,谭晓风 ,谢耀坚 ,张党权 , 曾艳玲
(1. 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广东 湛江524022;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410004)
摘要:为揭示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硬脂酰-ACP脱饱和酶(SAD)基因(即CoSAD基因)的功能,构建了该基
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b-CoSAD、植物表达载体pBI121-CoSAD和RNA干扰载体pBI121-CoSAD RNAi,并采用
PCR扩增及双酶切方法对3类载体进行鉴定;在此基础上,对原核表达载体中的CoSAD基因进行诱导表达分析,并
对pBI121-CoSAD转化的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inn.) Heynh.〕sad突变体植株和pBI121-CoSAD RNAi转化
的拟南芥野生型植株进行转基因鉴定和主要脂肪酸成分含量分析。 PCR 扩增和双酶切结果显示:从 pET28b-
CoSAD、pBI121-CoSAD和pBI121-CoSAD RNAi 载体的阳性克隆中均可获得目的条带,表明这3类载体均构建成
-1
功;用1mmol ·L IPTG分别诱导0.5、1.0、2.0、3.0、4.0 和5.0 h,CoSAD基因均能够在pET28b-CoSAD转化的大
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中正常表达,能够获得与预测结果相符的相对分子质量约47000 的特异目的蛋白条带,且
蛋白活性随诱导时间的延长而升高。 从pBI121-CoSAD转化的拟南芥突变体植株和pBI121-CoSAD RNAi转化的
拟南芥野生型植株中也均可扩增出目的条带。 GC-MS分析结果显示:与拟南芥野生型植株相比,其突变体植株的
硬脂酸和棕榈酸含量较高、油酸和棕榈油酸含量较低;但突变体植株经pBI121-CoSAD转化后,硬脂酸和棕榈酸含
量降低而油酸和棕榈油酸含量提高;野生型植株经过pBI121-CoSAD RNAi转化后,硬脂酸和棕榈酸含量提高、油酸
和棕榈油酸含量降低,表明pBI121-CoSAD转化能够促进拟南芥sad突变体植株体内饱和脂肪酸向不饱和脂肪酸
转化,而pBI121-CoSAD RNAi转化对拟南芥SAD基因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2种重组质粒均可影响拟南芥
植株的脂肪酸含量。 研究结果表明:油茶CoSAD基因具有调控饱和脂肪酸(硬脂酸和棕榈酸)向不饱和脂肪酸(油
酸和棕榈油酸)转化的功能,对茶油的脂肪酸组成具有关键的调控作用。
关键词:油茶SAD基因(CoSAD基因);原核表达载体;植物表达载体;RNA干扰载体;脂肪酸组成;调控功能
+
中图分类号:Q344 .13;S56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895(2015)02-0011-08
DOI:10.3969/ j.issn.1674-7895.2015.02.02
Construction,identificationandfunctionanalysisonvectorsofCoSAD genefromCamelliaoleifera
1 2,① 1 2 2
CHEN Hongpeng ,TAN Xiaofeng ,XIE Yaojian ,ZHANG Dangquan ,ZENG Yanling (1. China
Eucalypt Research Centre, Zhanjiang 524022, China; 2.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