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碳氢化合物为料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和电解质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摘要
摘要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一种高效、洁净的新型能源技术,有望在不
久的将来满足世界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改善能源结构,进而对全球环境产生巨
大积极的影响。随着SOFC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完善,商业化进程不断推进,面对
着传统的SOFC在高温(10000C左右)下运行带来了诸多材料和技术方面的问
题,以及氢能燃料作为SOFC燃料的局限性,研究人员越来越认识到降低操作温
度和使用碳氢化合物作为燃料的重要性。降低操作温度可以通过开发高电导率的
电解质材料、降低电解质厚度和提高电极性能来实现,而通过电极结构的修饰、
优化和开发新型电极材料,进而获得高催化活性和抗积碳的阳极,则是SOFC使
用碳氢燃料的必由之路。
本论文工作紧紧围绕这两大主题展开,一方面从制备高烧结活性和高电导
率,适合作为中、低温SOFC的电解质材料入手,在深入研究该材料电性能的基
础上,成功将其应用于SOFC,并通过低成本的工艺条件实现了电解质薄膜化,
在中、低温下取得了较好的电池性能。另一方面,也是本论文工作的中心,则是
通过构建阳极几何微结构模型,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对氧化铈修饰阳极进行了优
化,并证实了优化后的单电池在碳氢化合物燃料中的成功运行。与此同时,开发
了一种新型的不含离子导电相阳极,该阳极显示了不亚于传统电子.离子混合导
电复合阳极的性能,以此的单电池在中、低温条件下也展示了较传统阳极单电池
更稳定的性能和开路电压(OCV)。
论文的第一章简单介绍了SOFC的操作原理,综述了SOFC各关键材料,重
点讨论了SOFC的电解质和以碳氢燃料相关的阳极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在概述
了SOFC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确立了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采用优化的碳酸盐共沉淀方法制备了氧化钐掺杂氧化铈(SDC)粉体,
在系统研究该粉体的烧结性能和电性能的基础上,成功制备了以此作为电解质的
单电池。主要结果如下:
1)与文献中类似方法相比,采用较稀浓度的溶液和较低的温度,通过碳酸盐共
沉淀方法制备了纳米尺寸的CeosSmo.201.9(SDC)电解质粉体,实验结果显示这种
由球形粒子组成的SDC粉体具有较高的比表面和较高的烧结活性,在11000C烧
结5小时能达到98%的致密度。而电导率测试结果证实由该粉体制备的SDC陶
S
瓷样品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6000C总电导率为0.022cmJ)和较低的电导活化
能(O.66ev),是一种很有前景的中、低温SOFC电解质材料。
2)采用共压共烧技术制备了以上述SDC粉体为电解质薄膜的单电池,并在
500.6000C温度范围内以湿H2为燃料得到了较好的电池性能,6000C最大功率密
I
摘要
mW
度达到400 cm~。考虑到电解质厚度为--75gm的事实,这种电池显示出与
本实验室常用的GNP法制备的40
pan电解质的单电池相当的性能。同时单电
池也显示出较好的长期稳定性。
3)借助ZsimpWin软件,利用砖层模型,将阻抗谱中晶粒和晶界电阻从总电阻中
解析出来,并分别研究了晶界和晶粒的电性质。实验结果显示总电导率和电导活
化能处在目前不同方法制备的SDC粉体的最优水平,烧结温度对总电导率有影
响,在13000C取得最大电导率;较高的总电导率可能是来自于较小的晶界贡献:
晶粒的电导迁移焓和缔合焓也随着烧结温度而改变,前者的减小和后者的增加均
与晶格常数随烧结温度增加而增加的事实相关。
论文第三章首先通过构建阳极几何微结构模型以及掺杂氧化铈浸渍金属镍
州i)阳极骨架的修饰阳极制备和相关单电池测试,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证实了一
种阳极微结构修饰方法。该方法能够提高阳极三相线(TPB),进而改善电池性能。
并通过微结构参数设计和调整,取得了一系列单电池最高功率密度的优化结果。
由于该阳极中SDC在Ni粒子表面的有效覆盖和修饰,隔断了Ni粒子与碳氢化
合物的直接接触,能够最大程度的抑制积碳,同时SDC本身具备优异的电化学
催化氧化能力,因此我们从设计和实验上都证实了碳氢化合物作为燃料在该阳极
电池中的直接利用。主要结果如下:
1)根据随机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