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麦芽制备技术.ppt
啤酒生产技术 麦芽制备 大麦预处理 一、大麦的后熟与贮藏 新收获的大麦有休眠期,发芽率低,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后熟期才能达到应有的发芽力,一般后熟期需要6~8周。 1.粗选和精选 粗选的目的是除去杂质和铁屑。大麦粗选使用去杂、集尘、脱芒、除铁等机械。精选的目的是除掉与麦粒腹径大小相同的杂质,包括荞麦、草籽和半粒麦等。大麦精选可使用精选机。 2.分级 大麦的分级是把粗、精选后的大麦,按颗粒大小分级。目的是得到颗粒整齐的大麦,为发芽整齐、粉碎后获得粗细均匀的麦芽粉以及提高麦芽的浸出率创造条件。 大麦分级常使用分级筛。 浸麦一、浸麦的目的 (1)提高大麦的含水量,达到发芽的水分要求。麦粒含水25%~35%时就可萌发。对酿造用麦芽,还要求胚乳充分溶解,所以含水必须保持43%~48%。浸麦后的大麦含水率叫浸麦度。 二、浸麦吸水过程及测定 1.大麦的吸水过程 在正常水温(12~18℃)下浸麦,水的吸收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浸麦6~10h,吸水迅速,麦粒中水分质量分数上升至30%~35%。 5.影响大麦吸水速度的因素 (1)温度 浸麦水温越高,大麦吸水速度越快,达到相同的吸水量所需要的时间就越短,但麦粒吸水不均匀,易染菌和发生霉烂。水温过低,浸麦时间延长。浸麦用水温度一般在10~20℃之间,最好在13~18℃。 三、浸麦方法及控制 浸麦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喷淋浸麦法、间歇浸麦法等。 1.喷淋浸麦法 此法是浸麦断水期间,用水雾对麦粒淋洗,既能提供氧气和水分,又可带走麦粒呼吸产生的热量和放出的二氧化碳。由于水雾含氧量高,通风供氧效果明显,因此可显著缩短浸麦时间,还可节省浸麦用水(比断水浸麦法省水25%~35%)。 2.平底浸麦法 3.间歇浸麦法(浸水断水交替法) 此法是浸水和断水交替进行。即大麦每浸渍一定时间后就断水,使麦粒接触空气。浸水和断水交替进行,直至达到要求的浸麦度。在浸水和断水期间需通风供氧。 发芽一、大麦发芽的目的 发芽目的是使麦粒生成大量的各种酶类,并使麦粒中一部分非活化酶得到活化增长。随着酶系统的形成,胚乳中的淀粉、蛋白质、半纤维素等高分子物质得逐步分解,可溶性的低分子糖类和含氮物质不断增加,整个胚乳结构由坚韧变为疏松,这种现象被称为麦芽溶解。 二、发芽过程中主要物质的变化 1.淀粉的变化 2.蛋白质的变化 3.半纤维素和麦胶物质的变化 4.酸度的变化 5.酶的形成 三、发芽的方法与发芽工艺技术条件的确定 1.发芽的方法 发芽方法主要有地板式发芽和通风式发芽两种。发芽设备有间歇式和连续式等多种不同的形式。古老的地板式发芽由于劳动强度大、占地面积大、受外界温度影响大等缺点,已被淘汰。 发芽的工艺条件 1、温度:一般13~18℃ (淡色);18~21 ℃ (浓色) 2、水分:浸麦度43~45%,但发芽通风时水分挥发,室内相对湿度应达85%以上,通饱和湿空气。 3、通风量:一般10~15min/4~6h (500~600m3/th) 发芽的工艺条件 4、光线:严禁日光照射,无窗。 5、翻拌:2~3次/天 (前后间隔时间长,旺盛期短) 6、发芽时间:4~6天 (依叶芽长度、溶解定) 发芽过程中主要物质的变化 2.蛋白质的变化 在制麦过程中,蛋白质分解引起的物质变化是最复杂而重要的变化,它直接影响麦芽质量,关系到啤酒的风味、泡沫和稳定性。 发芽过程中主要物质的变化 3.半纤维素和麦胶物质:cell壁成分,水解成网状,利于酶进入cell,麦胶物质分解使黏度下降,利于过滤。用浸出物的粗细粉差和黏度确定cell壁分解情况 浸出物粗细粉差: 四、对发芽质量的判断 发芽操作结束得到的麦芽称为绿麦芽。对发芽的质量主要从两方面来判断:一是物质的转化,主要表现在根芽、叶芽的生长以及胚乳的溶解上;二是物质的消耗,要求在合理的物质转化条件下,尽量减少物质的消耗。 1.根芽和叶芽的判断 浅色麦芽的根芽较短,一般为麦粒长度的1~1.5倍;深色麦芽的根芽较长,一般为麦粒的2~2.5倍。根芽生长强壮、发育均匀是发芽旺盛和麦粒溶解均匀的象征。 2.溶解度的判断 感官判断 将绿麦芽的皮剥开,以拇指和食指将胚乳搓开,如呈粉状散开,且感觉细腻者即为溶解良好的麦芽;虽能碾开但感觉粗重者为溶解一般;不能碾开而成胶团状者为溶解不良。 绿麦芽干燥一、绿麦芽干燥的目的 ①除去绿麦芽多余的水分,防止腐败变质,便于贮藏; ②终止绿麦芽的生长和酶的分解作用; ③除去绿麦芽的生腥味,使麦芽产生特有的色、香、味; 二、绿麦芽干燥的变化 1.麦芽干燥期间的生物、化学变化阶段 (1)生理变化阶段 此阶段麦芽水分不低于20%,干燥温度不超过40℃。该阶段麦粒的叶芽继续生长,胚乳细胞继续溶解,低分子的糖类和可溶性含氮物不断增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疗器械 质量手册.doc VIP
- SYB第八步(3)-制定销售和成本计划.ppt VIP
- 2025广东惠州市生态环境局博罗分局和博罗县污染防治攻坚战总指挥部办公室招聘编外人员38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浙江省嵊泗县人民医院公开招聘护理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常用急救药品ppt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题汇总.doc VIP
- 鄂尔多斯市天安公交集团招聘笔试真题2024.docx VIP
- 鄂尔多斯市天安公交集团招聘笔试真题2024.docx VIP
- 泉州公交集团招聘考试真题2024.docx VIP
- 高中英语语法知识点总结.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