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0课知能优化演练语文版必修1,数学必修4优化学案,优化学案语文必修一,数学必修2优化设计,优化设计数学必修1,物理必修一优化学案,必修一地理优化设计,优化方案必修一答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既望:农历十六日
B.纵一苇之所如 一苇:苇叶
C.望美人兮天一方 美人:这里指美丽的女子
D.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缕:烟气上升
解析:选A。B项“一苇”指小船;C项“美人”借指内心思慕、向往的人;D项“缕”指细丝。
2.下列各项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A.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B.(邹忌)朝服衣冠,窥镜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解析:选D。例句中的“舞”“泣”均为使动用法,与D项相同。A项“师”意动用法,B、C两项为名词作状语。
3.下列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求人可使报秦者
D.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解析:选A。例句与B、C、D三项均为定语后置句,A项为宾语前置句。
4.对上面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自然段交待了作者被贬黄州后,由于忧郁烦闷而游赤壁,内心充满了哀怨之情。
B.第一自然段开头一句交待了游览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C.第一自然段主要描写秋夜泛舟赤壁所看到的美景及作者如登仙境般的美妙感受。
D.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泛舟之乐。第二段则从客的如泣如诉的洞箫声中感到了悲凉,由乐转悲,情感发生了变化。
解析:选A。A项不符合文意。
二、语言运用
5.苏轼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郑板桥说:“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峭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生活中处处可见竹子,请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描绘你心目中的竹子。1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小溪畔,那一丛丛的尾竹,像绿色的彩笔,把天涂得瓦蓝瓦蓝的,把水染得碧绿碧绿的;院宅旁,那楚楚动人、身上泪痕斑斑的斑竹,结出一片片浓荫,掩映着座座竹舍;路径上,一簇簇的青竹,细长的竹枝,舞动的竹梢,像母亲慈祥的手,把青青的幼苗搂在怀里;山坡上,青碧如玉的翠竹,向荒山播撒出春意。可以说,行在故乡,亮在眼前的是竹,闪在身旁的是竹,竹乡的人们,祖祖辈辈与翠竹生活在一起。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______________。但是中华民族求安求稳的心理却给古典悲剧续上了一个个“好”结局。于是本欲以悲剧鼓舞生命的反抗与壮伟,却又无奈地落入了世俗的幸福之中。
①即使明知要失败、要毁灭
②可见,悲剧精神是通过意志、勇气和自由褒扬一种精神胜利的状态
③而不是着眼那真切的胜败
④而不是悲观失望和消极颓废
⑤也要满怀希望地去拼争
⑥悲剧精神的精髓应是对人生遭际的反抗
A.②①③⑤④⑥ B.⑥③①⑤②④
C.②①⑤④③⑥ D.⑥④①⑤②③
答案:D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B.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C.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D.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解析:选D。A.“属”通“嘱”,劝人饮酒;B.“缪”通“燎”,连结、盘绕;C.“籍”通“藉”。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凌万顷之茫然(旷远的样子)
凭虚御风(凌空)
B.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正襟危坐(身体斜着坐)
C.击空明兮溯流光(月光下的清波)
扣舷而歌之(敲击)
D.倚歌而和之(循,依)
而卒莫消长也(到底)
解析:选B。危坐:端坐。
3.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托遗响于悲风
B.而今安在哉
侣鱼虾而友麋鹿
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固一世之雄也
D.微斯人,吾谁与归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解析:选C。A.介词,被/介词,给。B.转折连词,可是/并列连词,可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共24张PPT).pptx VIP
- 分析化学英文课件CH01 Introduction 0830.ppt VIP
- 【新】珠海市纳税百强企业名单(权威).docx VIP
- 某水厂反恐应急预案范本.pdf VIP
- 2025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招聘合同制人员1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道德经全文和译文.doc VIP
-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旋变零位初始角自学习方法及系统.pdf VIP
- 2025年交管学法减分考试题库以及答案(160题完整版) .pdf VIP
- GB50068-2018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doc VIP
- 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练习题(附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