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语文上册 3.11 春(探究导学课型)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第 三 单 元 第11课 春 1.读一读,写一写 (1)正音辨形。 应和( ) 黄晕( ) 酝酿( ) 薄烟( ) 抚摸( ) 朗润( ) liáo( )亮 清cuì( ) suō( )衣 hōnɡ( )托 静mò( ) 抖sǒu( ) 答案:hè yùn niànɡ báo fǔ rùn 嘹 脆 蓑 烘 默 擞 ﹒ ﹒ ﹒ ﹒ ﹒ ﹒ (2)据义填词。 ① :欢欢喜喜的样子。 ② :明朗润泽。 ③ :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④ :比喻姿态优美。 答案:①欣欣然 ②朗润 ③呼朋引伴 ④花枝招展 【词义辨析】 花枝招展 姹紫嫣红 【同】都有“美丽”的意思。 【异】“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姹紫嫣红”形容各种颜 色的花卉艳丽、好看。 【举例】阳春三月,各种花次第开放,姹紫嫣红,春天像小姑 娘一样花枝招展的,美丽极了。 ﹒ ﹒ ﹒ ﹒ ﹒ ﹒ ﹒ ﹒ 2.读一读,做一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别用一个动词填写本文的写作思路,完成本文的结构梳理。 ( )春——( )春——( )春 答案:盼 绘 赞 (2)《春》是一篇优美的 散文。作者抓住了春天 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 之情。 答案:写景抒情 对春天的赞美 【知识博览】 1.作者名片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 州人。散文家、诗人、古典文学研究家。有 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 记》。散文代表作有《春》《荷塘月色》 《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2.图解课文 背景介绍 本文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之间。此时,朱自清在清华大学边任教边研究学问,工作顺利、家庭生活和谐,使他的心境较为平静恬淡,满目的春光把他带入了江南美好的境地,因此,他写下了这篇广为流传的散文名篇——《春》。 探究一 美丽春天 1.作者分别描绘了春天景物的哪些特征?分别从哪些角度进行了描绘?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请完成下表。 名 称 特 征 角度(顺序) 写 法 修 辞 春草图 由物到人 正面、侧 面结合 春花图 虚实结合 春风图 和煦、温暖、轻柔 多感官 描写 春雨图 答案: 名 称 特 征 角 度 (顺序) 写 法 修 辞 春草图 小、嫩、绿、多、软 由物到人 正面、侧面结合 拟人、排比 春花图 花多、色艳、味甜 由高到低 虚实结合 拟人、比喻、排比 春风图 和煦、温暖、轻柔 触觉、 嗅觉、 视觉、 听觉 多感官 描写 拟人、比喻 春雨图 细密、轻 盈 由物到人,由近到远 动静结合 排比、比喻 【知识链接】 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的区别 修辞手法,也叫修辞方法,是指在写作过程中,对所使用的语言进行修饰、加工、润色,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包括比喻、排比、拟人、对比、夸张、借代、反问、设问、对偶、反复等。如《春》开头一段“盼望着,盼望着”就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人们迫切希望春天到来的心情。 写作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包括:象征、衬托(烘托)、联想、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动静结合、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前后照应等。如《春》就是在景物描写中抒发了对春天的由衷赞美之情,情由景生,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2.文章最后一部分,作者用三个比喻句分别抓住了春天的什么特点?这三个比喻句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答案:三个比喻句抓住了春天新、美、有活力的特点。不能颠倒。因为这三个比喻句从“娃娃”写到“小姑娘”再写到“青年”,形象地表现了春天成长的进程,排列有序,所以不能颠倒。 探究二 品析语言 3.文章语言精美,用词准确,并且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反复、排比等,完美地展现了江南的春景。请仿照示例,品析语句的表达效果。 【参考示例】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赏析:作者运用反复、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达出对春天的急切盼望。 【一课一法】 【即学即用】 (1)请体会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答案:“偷偷地”“钻”把小草拟人化了,形象地表现了春草顽强的生命力。用“偷偷地”修饰“钻”,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 ﹒ ﹒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章 认识生物测试题同步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同步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同步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六章 爱护植被 绿化祖国测试题同步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同步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七年级生物下册 3.1.2 消化和吸收(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doc
- 七年级生物下册 3.2.1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doc
- 七年级生物下册 3.6.1 人体的免疫功能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doc
- 七年级生物下册 4.3.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说课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