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第2部分 第2章 第1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人教版山东专用).docVIP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第2部分 第2章 第1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人教版山东专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第2部分 第2章 第1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人教版山东专用).doc

第二部分 第二章 第一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 [限时提升练] [限时45分钟] 1.(2014·河北高三教学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李清照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注]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注] 宝鸭:用宝石镶嵌的飞鸭状的头饰。 联系整首词的内容,请简要分析词中女主人公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全词描绘了一位美丽多情,对爱情大胆追求的少女形象。词的上阕以“绣面芙蓉”“斜飞宝鸭衬香腮”刻画了女主人公的美丽外表,以“眼波才动”写出了少女美目流盼、情窦初开的神态;下阕着力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少女的思念、幽怨与主动写信相约。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元十八①溪居 白居易 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 晚叶尚开红踯躅②,秋芳初结白芙蓉。 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 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香饭细酒香浓。 [注] ①元十八: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结识的朋友,隐于庐山五老峰下。②踯躅:杜鹃花的别称。 诗的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意境:潺潺的溪水,弥漫的岚气,茂密的森林,错落有致的水槛,面山而凿的小窗,绽放的红杜鹃,初开的白芙蓉,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夏秋之交的幽美意境图。 景物描写的特点:①诗人将宏观远视与近景特写相结合,写景富有层次感;②选取红白两色入诗,色彩对比强烈;③诗人用叠词描写溪岚的迷蒙和树木的茂盛,用拟人的手法写水槛山窗一个接一个地扑面而来,展现了友人溪居的幽美环境。(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郑侍御谪闽中 高 适 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 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 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 自当逢雨露,行矣慎风波。 诗歌的颔联选取了哪些意象?写出了闽中怎样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秋雁、夜猿。诗歌用“秋雁少”表现闽中的偏僻和消息的闭塞,用“夜猿多”表现闽中夜晚的凄清与环境的恶劣。 4.(2015·德阳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生查子·独游西岩①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 ①这首词是作者闲居上饶时游览风景优美的西岩所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 在词人笔下,青山、明月是怎样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青山貌似傲慢却又充满情意,明月高洁而又善解人意,是词人理想人格的化身,是作者被贬独游时的知音。 5.(2014·龙岩四校联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 坡 苏 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注]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 荦(luò)确:山石大而多的样子。 (1)请简要分析首句“雨洗东坡月色清”中“清”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清”字有“清澈、澄明”之意。一个“清”字描绘出雨后月光的皎洁,营造了清新、澄澈的意境,展示了诗人清静、淡泊的内心世界。 (2)这首诗表现了一个热爱生活、淡泊名利、不畏艰险、自得其乐的诗人的自我形象。 6.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喜遇王处士① 王 绩 北场芸藿②罢,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注] ①处士:古代对隐居民间而不愿做官的人的敬称。②芸藿:锄豆,和“刈黍”一样,都是秋天的农事活动。 (1)“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诗人没有写喜字,而其喜情却从字里行间跃然纸上了”。请简要分析诗歌是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ndas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