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森林昆虫学课件]toubu-.ppt
第一节 昆虫的头部 (一) 触角Antenna (三) 口 器Mouthparts(=feeding apparatus) 2.咀嚼式口器Chewing mouthparts 3.虹吸式口器Siphoning mouthparts * 由4、或6个原始的体节愈合而成, 主要构造包括1个坚硬的头壳、口器、1对复眼、1对触角、有时有2、3个单眼。 昆虫头壳上的7条沟或缝将头壳划分为5个区 蜕裂线、颅中沟、额颊沟、颊下沟、额唇基沟、后头沟、次后头沟 1.七条沟 一、头壳的构造器 颅侧区——包括顶和颊 后头区——包括后头和次后头 颊下区——可区分为口侧区、口后区 额唇基区——包括额区、唇基 (前唇基、后唇基) 上唇— 2.五个区 上述沟可依据其所在部位、形状、功能进行描述及解释。 而区域则能通过其所在部位、形状、周边的沟进行描述。 你知道如何给昆虫头部的 沟、区下定义了吗? 3.头式 昆虫食性和习性间的差异,引起头部部分区域的形状和大小发生了大的变化,口器在头部的着生位置和方向即头式有了差别。 下口式:口器向下、头部与体躯纵轴间的夹角约为直角。 前口式:口器向前、头部与体躯纵轴间的夹角远大于直角。 后口式:口器向后、头部与体躯纵轴间的夹角为锐角。 4.幕骨 头壳向头内陷入,并在头内形成片状等构造,通称为幕骨;留在头壳外的陷口称为幕骨陷Tentorium pits 触角位于额区两复眼间的一对触角窝内。最基部的柄节Scape常较粗短;第二节梗节Pedicel、略小;梗节以后各节的统称鞭节Flagellum,其形状变化最大。 二、 头部的附器 触角是昆虫觅食、求偶、避敌等生命活动中的主要感觉器官,具有触觉和嗅觉功能,能感受分子级的微小刺激。 刚毛状 栉齿状 锤状 羽毛状 球杆状 鳃片状 雄虫的触角常比雌虫发达,触角是常用的分类特征,其变异后主要依据鞭节的形状确定名称。 丝状 念珠状 锯齿状 肘状 环毛状 具芒状 鳃片状 单眼Ocellus和复眼Compound eye是昆虫的视觉器官 (二) 眼 视神经感受集光器传入的光点造成“点象”,无数小眼的“点象”就组成“镶嵌象”。复眼能分辨近距离的物体,感受物体的移动比感受物体的形状更有效。 复眼的小眼、形状大小常有变化。 果蝇的复眼 个别类群的复眼常一分为二 或着生于头侧的柄状突上 或复眼区很大占据了头壳的绝大部分 合眼 离眼 单眼只有一个角膜镜,不能造成清晰的形象,只能辨别光的强弱和物体距离的远近。 昆虫的视力较差,识别范围仅数米。但对紫外线有较强的感光力,辨别颜色能力与产卵地点、食物有密切联系。对光的适应的表现是昼夜活动规律,即日出性、夜出性及中间型。 成虫的头顶常1—3个单眼、即背单眼dorsal ocelli。 完全变态幼虫的单眼生于头侧、1—7对,为侧单眼lateral ocelli。 1. 类型 泌丝形蠋虫咀嚼式口 ↗ 咀嚼式口器——→嚼吸式口器——→吸收式口器 ↘ ↘ 取食固态食物 取食固态及液态食物 特化:舔吸式、捕吸式、刮吸式、锉吸式 ↗ 吸收式口器---→典型:刺吸式、虹吸式 ↘ 取食液态食物 上唇Labrum 上颚Mandibles 下颚Maxillae 下唇Labium 舌Hypopharynx 许多鞘翅目、鳞翅目和膜翅目的幼虫也是咀嚼式口器。与标准的咀嚼式口器比较,其下颚、下唇和舌则合并成一复合体:两侧为下颚,中央为下唇和舌,端部具有一个突出的吐丝器。 3.刺吸式口器Piercing-suckin mouthparts 刺吸式口器的主要构造都极度延伸,呈针状,适于穿刺,吸取动植物的组织液(血液或汁液)。 ① 上唇小、成倒三角形,贴于口器基部; ② 下唇延伸为分节的喙,包藏上、下颚口针(上颚在外,下颚在内)。 ③ 上、下颚特化为坚硬而细长的口针,上颚口针端部锐利,外侧有倒刺,便于刺入和固定于组织内;下颚口针的内侧面有大、小两个凹槽,并合而形成
文档评论(0)